[实用新型]数控机床立柱滑轨改进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30065.4 | 申请日: | 2010-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0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金凯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1/01 | 分类号: | B23Q1/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机床 立柱 滑轨 改进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数控机床立柱滑轨改进构造,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数控机床类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立柱滚柱线性滑轨构造。
背景技术
数控加工中心是一种带有刀库并能自动更换刀具,对工件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多种加工操作的数控机床。现有一种数控加工中心可适用于模具及汽车复杂零件的多品种,中小批量加工,能满足通常用的内圆面、外圆面、螺旋面、螺纹型腔及复杂面的高效铣钻加工,速度快、精度高、稳定性好。
现有机床立柱采用一般滚珠型线性滑轨,滚珠滚动体与滑块及滑轨是一种点接触模式的受力方式,在承受相同负载时弹性变形量大,相同外径条件下提供较低的负载能力,使整机的承载性能较差,运行不够稳定,不能满足于高精度、高负载与高刚性的设备要求。
本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并结合机床设计多年的经验,创作出新型立柱滑轨构造,故才有本实用新型的提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高负载、运行稳定的数控机床立柱滑轨改进构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数控机床立柱滑轨改进构造,包括安装于立柱上的两列导轨及在导轨上可移动的两对滑块机构,其中各滑块机构夹持于导轨的轨道并通过滚柱滚动组件作上下移动,滚柱滚动组件的滚柱滚动体与滑块及导轨为线接触受力方式,上述结构能提供更高的负载能力。
进一步,所述的滚柱滚动组件包括滚柱滚动体和与其结合为一体的滚柱保持架。
进一步,所述的滚柱滚动体为四列式滚柱45度接触角可提供滑块机构受到的四个方向的负荷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滚柱线性滑轨由于使用滚柱滚动体取代一般的滚珠滚动体,因此在相同尺寸的线性滑轨上可提供更高的刚性与负载能力,另搭配滚柱保持架(器)的设计,更可使其运行更为稳定顺畅,特别适用于要求高精度、高负载与高刚性的设备需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效效果:
1.高刚性、超重负荷:线性滑轨通过滚柱滚动体与滑块及滑轨的线接触受力方式,相较于一般滚珠型线性滑轨的点接触模式,在承受相同负载时提供更低的弹性变形量,相同外径条件下提供更高的负载能力,其高刚性、高负载的优良特性,更能满足重负荷加工的高精度应用。
2.四方向负荷的最佳化设计:透过有限元素法FEM的结构应力分析,最佳化的四列式滚柱45度接触角与高刚性断面设计,除了提供径向、反径向及横方向四方向更高的负荷能力,并且可利用预压调整增加其刚性,更适合各种安装方式的应用。
3、本实用新型立柱上原来的滚珠线轨改为滚柱线轨,其主要作用增加了滑块与线轨的接触面,加强了机床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及图3,一种数控机床立柱滑轨改进构造,包括安装于立柱1上的两列导轨2、3及在导轨上可移动的两对滑块机构41、42、43和44,其中各滑块机构夹持于导轨2、3的轨道并通过其上的滚柱滚动组件作上下移动,滚柱滚动组件的滚柱滚动体与滑块及导轨为线接触受力方式,上述结构能提供更高的负载能力。
滚柱滚动组件包括滚柱滚动体5和与其结合为一体的滚柱保持架6。
本实用新型的滚柱线性滑轨由于使用滚柱滚动体取代一般的滚珠滚动体,因此在相同尺寸的线性滑轨上可提供更高的刚性与负载能力,另搭配滚柱保持架(器)的设计,更可使其运行更为稳定顺畅,特别适用于要求高精度、高负载与高刚性的设备需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效效果:
1.高刚性、超重负荷:线性滑轨通过滚柱滚动体与滑块及滑轨的线接触受力方式,相较于一般滚珠型线性滑轨的点接触模式,在承受相同负载时提供更低的弹性变形量,相同外径条件下提供更高的负载能力,其高刚性、高负载的优良特性,更能满足重负荷加工的高精度应用。
2.四方向负荷的最佳化设计:透过有限元素法FEM的结构应力分析,最佳化的四列式滚柱45度接触角与高刚性断面设计,除了提供径向、反径向及横方向四方向更高的负荷能力,并且可利用预压调整增加其刚性,更适合各种安装方式的应用。
3、本实用新型立柱上原来的滚珠线轨改为滚柱线轨,其主要作用增加了滑块与线轨的接触面,加强了机床运行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金凯机床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金凯机床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00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镶嵌结构的形成方法及半导体结构
- 下一篇:多层互连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