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免重复计量的矿用动态轻轨衡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29606.1 | 申请日: | 2010-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5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沈宇;宋昱;吴天衍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森天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G19/03 | 分类号: | G01G19/03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重复 计量 动态 轻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免重复计量的矿用动态轻轨衡,属于矿山用的计量设备。
背景技术
矿用动态轻轨衡是一种用于矿山特殊环境下的计量设备,一般情况下对出井方向的矿车计重,对入井方向的矿车不计重或进行除皮操作。现有的矿山动态轻轨衡称重系统多采用红外对射探测器或采用独立的方向传感器对矿车的行驶方向进行判断,上述方向识别以及判车装置需安装的设备繁杂,施工难度大,且在矿山使用环境下容易出错。此外,如果矿山运输的矿车在计量区域出现反复倒车的现象,现有的设备无法识别倒车现象的发生,导致重复计重,影响计量系统的使用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重复计量的矿用动态轻轨衡。用简单的设备实现可靠计量。降低设备投入成本,减小施工难度,解决通过倒车实现重复计量的现象,提高计量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避免重复计量的矿用动态轻轨衡,包括两条互为平行的一号轻轨和二号轻轨,一号轻轨和二号轻轨上分别设有一号计量传感器和二号计量传感器;一号计量传感器与二号计量传感器沿矿车运动方向一前一后错开设置;一号计量传感器与二号计量传感器的重叠长度不小于250mm。
前述的避免重复计量的矿用动态轻轨衡中,所述一号计量传感器与二号计量传感器沿矿车运动方向一前一后错开设置,其错开的距离不小于L:
L=tgA*H
式中:L—传感器错位距离;
A—矿车轮轴变形最大水平角;
H—矿山轻型轨道轨距。
前述的避免重复计量的矿用动态轻轨衡中,所述一号计量传感器与二号计量传感器沿矿车运动方向一前一后错开设置,其错开的距离为eL,其中e为安全系数,e=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只是将现有的两个计量传感器错开一段距离安装,就可以正确判别矿车行进方向,较好地解决了矿用动态轻轨衡在倒车时出现重复计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增加任何附加设备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抑制了通过倒车产生重复计量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计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一号计量传感器、2-二号计量传感器、3-一号轻轨、4-二号轻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一种避免重复计量的矿用动态轻轨衡,包括两条互为平行的一号轻轨3和二号轻轨4,一号轻轨和二号轻轨上分别设有一号计量传感器1和二号计量传感器2;一号计量传感器与二号计量传感器沿矿车运动方向一前一后错开设置;其错开的距离不小于L:
L=tgA*H
式中:L—传感器错位距离;
A—矿车轮轴变形最大水平角;
H—矿山轻型轨道轨距。一号计量传感器与二号计量传感器的重叠长度不小于250mm。
为了确保可靠计量,可以适当加长错开的距离L,其错开的距离为eL,其中e为安全系数,e=1~2。
下述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根据矿山实际使用条件,一般情况下矿车轮轴的变形水平角为1-5度,矿用轻轨通用轨距为600 mm,依据公式tgA*H按车轴最大变形水平角为5度计算得出错位距离L=52 mm,保险系数e取2,则最大错位距离Lmax=104 mm。目前国产轻型轨道称重传感器最小长度为380 mm,因此,在最不利情况下仍可保证两轮同时作用于称重传感器的距离为276mm,从而保证了计量精度。
本实用新型判断矿车运行方向的工作原理
按图1所示,图中实心箭头表示重车出井方向。出井矿车驶出过程为:A→B→C→D→E,必先驶入一号称重传感器计量区域,然后才能驶入二号称重传感器计量区域,之后先驶离一号称重传感器计量区域,然后再驶离二号称重传感器计量区域,所以出井方向上矿车的一轴通过轻轨衡的时序应为:1u2u1d2d(u:表示驶入;d:表示驶离)。依次类推即可得到整列矿车出井方向的运动时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森天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大森天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9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