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簧机移动芯刀座的滑道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29435.2 | 申请日: | 2010-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8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市金狮弹簧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F35/00 | 分类号: | B21F35/00;B21F11/00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 地址: | 312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机 移动 芯刀座 滑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材加工机械,具体指弹簧机移动芯刀座的滑道装置。
背景技术
芯刀是弹簧机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位于弹簧机前墙板中心,根据产品工艺参数:弹簧外径和钢丝粗细的不同,必须调整芯刀座的上下位置,要制作的弹簧直径大,芯刀座就得上移。现有技术中的芯刀及芯刀座组装复杂,相互零件之间的结构配合不够精密,给芯刀及芯刀座定位带来不便,且校验时无法作移位调整,加大了操作难度,增加了生产成本。整个机构置于机器内部,不便于调整,维修和保养,尤其是电机,更不利于散热。现有技术的芯块部件仅靠前墙板滑道孔定位,和钢丝切断刀配合定位不够精密,导致切断不利索,在钢丝切断力的频繁冲击下,过不了多久,又得重新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道装置,能把上下移动的芯刀座准确地定位在前后墙板之间,承受切断钢丝的冲击力而不摇摆晃动,保证弹簧成圈的高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弹簧机移动芯刀座的滑道装置包括前墙板滑道孔、后墙板滑道,芯块部件。前墙板滑道孔呈长方形,右侧设置了斜铁涨紧机构,卡在装着芯刀的芯块部件右凹陷处,滑道孔的左侧卡在芯块部件左凹陷处,滑道孔的下框设置了抵紧调节装置,顶在芯块部件的下面。后墙板滑道由后墙板和二组压条组成,容纳芯块部件的滑榫在其中滑动。
芯块部件呈矩形,前端凸出前墙板滑道孔,与前端较近处具有对称的凸块,尾部具有对称的滑榫,中部设有一配合丝杆驱使芯块部件作上下运作的丝母,前端侧面固定了2个楔块涨紧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芯刀座移动装置的前视图;
图2为前墙板滑道孔及其夹紧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后墙板滑道结构图。
图4为可移动的芯块部件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芯刀,11芯刀座,30芯块部件,31丝母,32芯块凸起,33楔块涨紧装置,34滑榫,40丝杆,70减速电机,80前墙板,81滑道孔,82斜铁涨紧装置,83抵紧调节装置,90后墙板,91后墙板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图4所示,前墙板滑道孔81是个长方形的孔,孔壁右侧设置了斜铁涨紧装置82,卡在芯块部件30的右凹陷处,滑道孔81的左侧直接卡在芯块部件30的左凹陷处,前墙板滑道孔81的下框设置了抵紧调节装置83,在芯块部件30的高低位置调整完毕后,再调整抵紧调节装置83,使其紧顶在芯块部件30的下面。
后墙板滑道91由后墙板90和二组压条组成。
芯块部件30与前端较近处具有对称的凸块32,后部设置了2个滑榫34。芯块部件30前端侧面固定了2个楔块涨紧装置33,和凸块32形成了二个凹陷处,斜铁涨紧机构82卡在芯块部件30右凹陷处,滑道孔81的左侧卡在芯块部件30左凹陷处,使芯块部件30不能前后左右晃动,只能沿着前墙板滑道孔81上下移动。芯块部件30后端的2个滑榫34被匣持在后墙板滑道91里,也只能上下移动而不能前后左右晃动。
芯块部件30上设置了丝母32,和丝杆40适配,当减速电机70驱动丝杆40旋转时,丝母32连同芯块部件30和芯刀10会沿着丝杆40上下移动,到达适当位置时,拧紧所有的夹紧装置定位就可以了,反之亦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市金狮弹簧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嵊州市金狮弹簧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94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河道综合处理船
- 下一篇:立式搅拌球磨机搅拌浆料的循环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