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的旋转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28863.3 | 申请日: | 201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0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旋转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尤其涉及一种将手机的显示屏由竖向状态转换成横向状态的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手机作为一种移动通信工具,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为了便于携带,手机越来越小型化、轻量化,为了使用方便,手机成为限制横向宽度的纵长形状。近年来,手机的功能已经花样繁多,不仅仅包括通话功能,还包括短信功能、数码相机功能、录音功能、电视接收功能、音影播放功能及上网浏览等众多功能。当将手机用于接收电视、播放电影等用途时,手机的显示屏幕依然是纵向状态的话,显示横向画面时,就不得不将画面缩小到纵向显示屏幕可以显示的尺寸或者将通过显示屏幕的横向放置以观看画面整体。
为了使手机的显示屏幕能轻松方便的由纵向状态转换成横向状态,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结构形式。其中,专利号为200610004779X、名称为折叠式手机的中国发明专利,如附图1所示,主要包括表面设置有显示部a的第1外壳、操作部、铰链部及支撑机构,第1外壳通过铰链部与操作部进行连接实现折叠功能,支撑机构:包括设于第1外壳上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曲线状引导槽b1,设于第1外壳上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线状引导槽b2,以及设置在显示部a背面的与左右方向延伸的引导槽b1滑动自如地卡合的第1引导销c1,设置在显示部a背面的与上下方向延伸的引导槽b2滑动自如地卡合的第2引导销c2。初始处于纵向状态,第2引导销c2位于上下方向引导槽b2的下端位置,第1引导销c1位于左右方向引导槽b1的左端位置,需要将显示部a转换为横向状态时,通过外力使显示部a从背面看逆时针方向旋转,此时,上下方向引导槽b2内的第2引导销c2从下端位置移动到该引导槽b2的上端位置,同时处于左右方向 引导槽b1左端位置的第1引导销c1移动到该引导槽b1的中央位置,通过外力使显示部继续沿同一方向旋转,处于上下方向引导槽b2上端的第2引导销c2又移动到该引导槽b2的下端位置,同时处于左右方向引导槽b1中央位置的第1引导销c1移动到该引导槽b1的右端位置,实现显示部a由纵向状态转换为横向状态的目的,重新转为纵向时只需要以相反方向用力即可,原理同上一样。上述专利揭示的技术方案必须同时设置上下方向的引导槽和左右方向的引导槽,使两引导销同时移动来实现显示部的转换目的。专利申请号为2008101795782,名称为折叠式手机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为上述专利的一个分案申请,其揭示的技术方案与前述基本一致,在此不再描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机的旋转机构,其应用于手机上,轻松方便的将手机的显示屏由纵向状态转换为横向状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机的旋转机构,包括基准板和转动板,所述基准板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从该基准板正面看从左至右依次并排排列的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基准板下部通过卡柱活动装设有绕该卡柱作圆周转动的曲柄,该曲柄一端与转动板固定装接,转动板上固定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滑槽滑动卡合的第一导销、与第二滑槽滑动卡合的第二导销、与第三滑槽滑动卡合的第三导销。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基准板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定曲柄转动角度的限位柱。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准板上固定设置有套装于曲柄上的C形弹簧。
所述基准板背面装设有一端固定于第二导销、另一端固定于基准板下部的拉簧。
本实用新型广泛应用于手机上,尤其应用于折叠式手机上,装于手机的显示屏与手机主体间,轻松方便的将显示屏由纵向状态转换为横向状 态,装配简单,操作方便,给用户带来更多的体验。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屏由纵向状态转为横向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手机后且手机显示屏处于纵向状态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手机后且手机显示屏由纵向状态向横向状态转换过程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手机后且手机显示屏处于横向状态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88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备用电池功能的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远程医疗监控终端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