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防水铝合金型材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28787.6 | 申请日: | 2010-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6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袁德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德均 |
| 主分类号: | E06B7/16 | 分类号: | E06B7/16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 地址: | 529226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防水 铝合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作铝合金门、窗边框的型材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作铝合金门、窗边框的型材。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型材铝合金平开门窗是由“I”字型或“II”字型材料联接组成的。这种窗比较坚固耐用,防腐蚀,轻巧,通风透气面积大,比推拉式铝合金窗有了进步。可是由于制造门窗的型材造型单一,造成功能不完善,虽有密封橡胶,但防水性依然不理想,在遇到较大风雨或在户外清洗门窗时,水容易由窗渗入墙内或室内,造成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水效果良好的新型防水铝合金型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防水铝合金型材,在门窗外框型材底部向外伸出一单片型材隔水板,且与门窗外框型材外侧平面形成一定夹角,型材底部还间隔地设有至少两个止水带。
进一步,所述的止水带(10)的内侧,距离底端3~5毫米分别设有一个凸起。
进一步,单片型材隔水板与门窗外框型材主体连接成一体。
进一步,单片型材隔水板顶端呈弯钩状。
进一步,伸出的单片型材隔水板与门窗外框型材外侧平面所形成的夹角为45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防水效果良好。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原理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同下部墙体连接实际应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防水铝合金型材的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在门窗传统的外框型材1的底部即连接墙体那侧部位取一点,
通常取型材外侧平面2的外边角处,设置一个隔水板3,该隔水板3向外伸出,其与外框型材1的外侧平面2之间有一定夹角,该夹角范围大于0度,小于90度,一般取45度左右为佳;该隔水板3顶端呈向外弯钩状,其长度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定,常用一般取2cm左右。
应用时,如图2所示,墙体4与门窗外框型材1之间是泡沫填充物,
在泡沫填充物两侧是防水的砂浆6;门窗外框型材1通过连接件与墙体4连接,向外伸出的隔水板3从外框型材1的外侧平面2的外边角处以一定的角度斜向插入防水砂浆6(也可为细石砼)中,并且在砂浆6与型材门窗的外框型材1的外侧平面2之间采用密封胶8(中性硅酮)密封。图3中有门窗内侧9,相对于门框外侧。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隔水板在施工时能很好的插入砂浆(或砼)中(特别是门窗的两侧),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有效的阻断了渗水的途径和通道,使得型材同砂浆(或砼)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交结处,如图2、图3的密封胶8的位置,也就没有了交接处容易渗水的弊端平面2。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型材底部还间隔地设有至少两个止水带10、11。所述的止水带的内侧,距离底端3~5毫米分别设有一个凸起。这样设计后,当下雨时,雨水要想进入室内,就要从止水带10、11的下部绕过,从水泥砂浆或发泡剂的上部向前渗透,再从下一个止水带的下部绕过,这样,雨水要经过好几个止水带,渗透的几率小,并且雨水要上下翻水,比较困难。因此实现了防止雨水渗透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 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德均,未经袁德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87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窗口防坠落自动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上承重无下轨双向电动平移门自锁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