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头结构的非PVC输液软袋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28447.3 | 申请日: | 2010-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2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郭寅生;林裕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裕(无锡)制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A61J1/14;A61M5/14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09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pvc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PVC输液软袋,尤其是一种双头结构的输液软袋,属于大容量注射剂包装容器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头结构非PVC输液软袋,只有双软管结构或者硬管结构的。这两种产品或者是生产成本均高,或者是使用不方便,或者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一截软管和一个输液头组成的双头结构的非PVC输液软袋。软管是用挤出法连续生产的,输液头是由单一材料用一模多腔的注射法生产的。本实用新型的非PVC输液软袋其加药和输液是在不同的通道进行的,不会发生由于反复穿刺而产生漏液现象。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双头结构的非PVC输液软袋,包括软袋体及与之密封连接的加药软管和输液头,其特征是:所述加药软管的一端与软袋体密封连接;所述加药软管的另一端设置灌装口;所述加药软管在其长度方向设置与软袋体相连通的内孔;所述输液头的一端与软袋体密封连接;所述输液头内设置与软袋体相连通的通孔。
所述输液头包括互相连接的输液头上段和输液头下段;所述输液头上段和输液头下段连接处设置输液头断口;所述输液头下段的外径与软袋体密封连接;所述软液头下段内设置与软袋体相连通的通孔;所述输液头下段上部通孔内设置隔离膜。
所述加药软管的顶端灌装口处设置加药头。所述加药软管和输液头位于软袋体的一侧,相对于设置加药软管和输液头的软袋体的另一侧设置吊挂孔。
本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软管是用挤出法连续生产的,输液头是由单一材料用一模多腔的注射法生产的,生产成本低,且可防止生产过程中受到污染。
2、本实用新型的加药和输液是在不同的通道进行的,不会发生由于反复穿刺而产生漏液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药液灌装工序结束后插入加药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双头结构的非PVC输液软袋,包括软袋体1及与之密封连接的加药软管2和输液头3,所述加药软管2的一端与软袋体1密封连接;所述加药软管2的另一端设置灌装口2a;所述加药软管2在其长度方向设置与软袋体1相连通的内孔;所述输液头3包括互相连接的输液头上段3a和输液头下段3b;所述输液头下段3b的外径与软袋体1密封连接;所述输液头下段3b内设置与软袋体1相连通的通孔;所述输液头下段3b上部的通孔内设置隔离膜3d。所述输液头上段3a和输液头下段3b连接处设置输液头断口3c。所述加药软管2的顶端灌装口2a处设置加药头4。所述加药软管2和输液头3位于软袋体1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设置吊挂孔5,用于输液时悬挂输液袋的。
如图2所示,药液灌装工序时,药液通过软管2上的灌装口2a进入软袋体1,灌装结束时,在灌装口2a插入加药头4。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捏住输液头3,把输液头上段3a在输液头断口3c处拧断,用输液针6穿透输液头下段3b内的隔离膜3d并插紧,药液便可以从软袋体1中通过输液针6流到输液点。当需要在输液中加入其他药剂时,可以用加药针直接穿透加药头4,把药液注入软袋体1中。本实用新型的加药和输液是在不同的通道进行的,不会发生由于反复穿刺而产生漏液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裕(无锡)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华裕(无锡)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84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盖
- 下一篇:简易外耳道异物冲洗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