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流式液体燃料汽化燃烧炉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27588.3 | 申请日: | 2010-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5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明;田伟 |
| 主分类号: | F24C5/02 | 分类号: | F24C5/02;F24C5/1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盛元坤 |
| 地址: | 40820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流 液体燃料 汽化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炉具,特别涉及一种液体燃料的汽化燃烧炉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液体燃料炉具,没有设置汽化装置,至使燃烧不完全,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而且积炭现象严重,使用时常出故障。近年来,有多个设计有各种汽化装置的液体燃料炉具,但大多存在着结构复杂、预热汽化缓慢、积炭堵塞等诸多缺陷;2007年3月14日授权公告有一件名称为《液体燃料汽化燃烧器》(CN2878969Y),其特征在于它设计有汽化盘管和集液盘,但汽化盘管没有自动吸入液体燃料的功能,集液盘中收集的残油不能在炉中自行燃烧,使用效果欠隹,因而最终没有在市场上得以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拟设计制造一种自流式液体燃料汽化燃烧炉,使燃料能自动吸入到预热管中,预热汽化效果好,而且燃烧完全,炉内不留残油,无积炭堵塞,操作安全、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流式液体燃料汽化燃烧炉,包括炉体外壳、燃料进炉管、燃料罐、集火圈、支锅圈和针型阀,其特征在于:
1) 它还有燃烧碗和虹形预热管;
2) 燃烧碗侧壁周周等高位置均布开设有进风孔,燃料进炉管和针型阀在进风孔以上的部位穿过侧壁进入燃烧碗中,燃烧碗设置在与炉体外壳相连的支承板居中位置上;
3)虹形预热管内贯穿有多根金属吸料丝,虹形预热管前端与燃料进炉管连通,虹形预热管后端与针型阀的进口连接;
4)集火圈为内空圆台型,下口与燃烧碗的碗口相匹配;
5)燃料罐底部高度设置在高于炉台平面的位置,其底部与燃料进炉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自流式液体燃料汽化燃烧炉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打开针型阀,利用燃料罐与炉体的位差,加之虹形预热管又具有虹吸作用,因此液体燃料能从针型阀喷射孔自动流到燃烧碗中,待燃烧碗中存有少量液体燃料后关闭针型阀,点火,使液体燃料在碗中燃烧将虹形预热管加热升温,再打开针型阀后液体燃料就会自流并迅速在虹形预热管中被预热、汽化,此后呈气雾状从针型阀喷射孔不断喷出,与从进风孔吸入的空气在碗中充分混合实现完全燃烧,同时燃烧碗中的残油也会被燃烧干净。
本实用新型自流式液体燃料汽化燃烧炉,结构简单合理,液体燃料预热汽化迅速,燃烧效果好,炉内不留残油,无积炭堵塞,操作安全、方便,能适应多种液体燃料(如甲醇、乙醇、轻烃等),很适合在家庭和餐饮业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流式液体燃料汽化燃烧炉一个实例产品的局部剖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的局部剖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炉体外壳,2-燃料进炉管,3-燃烧碗,4-燃料罐,5-集火圈,6-支锅圈,7-虹形预热管,7a-金属吸料丝, 8-喷射孔,9-针型阀, 10-进风孔,11-支承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自流式液体燃料汽化燃烧炉的具体结构和它的工作原理。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自流式液体燃料汽化燃烧炉绝不局限于附图所示的实例产品。
一种自流式液体燃料汽化燃烧炉,包括炉体外壳1、燃料进炉管2、燃料罐4、集火圈5、支锅圈6和针型阀9,其特征在于:
1) 它还有燃烧碗3和虹形预热管7;
2) 在燃烧碗3侧壁周周的等高位置均布开设有进风孔10,燃料进炉管2和针型阀9在进风孔10以上的部位穿过侧壁进入燃烧碗3中,燃烧碗3设置在与炉体外壳1相连的支承板11居中位置上;
3)虹形预热管7内贯穿有多根金属吸料丝7a,虹形预热管7前端与燃料进炉管2连通,虹形预热管7后端与针型阀9的进口连接;
4)集火圈5为内空圆台型,下口与燃烧碗3的碗口相匹配;
5)燃料罐4底部高度设置在高于炉台平面的位置,其底部与燃料进炉管2连通。
本实用新型自流式液体燃料汽化燃烧炉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打开针型阀9,利用燃料罐4与炉体的位差,加之虹形预热管7又具有虹吸作用,因此液体燃料能从针型阀喷射孔8自动流到燃烧碗3中,待燃烧碗中存有少量液体燃料后关闭针型阀,点火,使液体燃料在碗中燃烧将虹形预热管7加热升温,再打开针型阀9后液体燃料就会自流并迅速在虹形预热管7中汽化,此后呈气雾状从针型阀喷射孔8不断喷出,与从进风孔10吸入的空气在碗中充分混合实现完全燃烧,同时燃烧碗3中的残油也会被燃烧干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明;田伟,未经周明;田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75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开盖的瓶子
- 下一篇:设有加长吸管的饮料吸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