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瓦斯和水抽采装置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26259.7 | 申请日: | 2010-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3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雷;黄学矿;赵俊峰;陈功胜;刘德贵;汪金业;汪峰荣;孙秀明;石德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E21F1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瓦斯 水抽采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瓦斯钻孔抽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瓦斯和水抽采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煤矿瓦斯又称煤层气,是赋存在煤层中的烃类气体,和天然气一样,主要成分是甲烷。瓦斯是易燃易爆性气体,对煤矿安全生产有重大威胁,但瓦斯又是优质清洁能源,加以利用可以增加能源供给。现有技术中对煤矿瓦斯的利用主要是通过钻孔抽采的方法。
瓦斯钻孔抽采是在煤层及岩层中施工穿层钻孔,形成瓦斯通道,将瓦斯抽采、排放,并进一步进行利用。图1为现有瓦斯钻孔抽采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钻孔1穿过岩层和煤层,在钻孔1中设置封孔管2,利用注浆管3在煤层上部的封孔管2和钻孔1内壁形成的注浆腔内注浆,再用聚氨树脂材料4将注浆腔密封,使瓦斯不会泄漏,煤层中的瓦斯在负压5的作用下通过封孔管2被抽采。负压5通常是通过抽采泵站来产生,抽采出的瓦斯通过与封孔管2连接的抽采管6送入瓦斯抽采管路,就完成了对瓦斯的抽采过程。
由于钻孔1内出水或钻孔1附近地层中的水渗入到正在抽采的钻孔1内,所以在瓦斯钻孔抽采过程中,抽采瓦斯的同时,也有水进入瓦斯抽采管路,以致增加抽采阻力,降低了抽采效果。所以,通常会在瓦斯抽采管路上设有放水口,与放水装置连接。但当钻孔1内积水过多时,抽采管6被水堵塞,煤层中的瓦斯无法经过抽采钻孔1正常抽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瓦斯和水抽采装置及系统,可以及时将钻孔中的水排出,避免水堵塞抽采管,保证瓦斯钻孔抽采的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瓦斯和水抽采装置,包括:
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上设置有瓦斯入口孔和瓦斯出口孔,所述瓦斯入口孔与封孔管的出口孔密封连接;
第二管体,穿设在所述第一管体中,所述第二管体的入口端穿过所述封孔管的出口孔伸入在所述封孔管内的水里,所述第二管体的出口端从所述第一管体上设置的水出口端伸出,并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壁面密封连接。
如上所述的瓦斯和水抽采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管体的数量为多个。
如上所述的瓦斯和水抽采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管体伸入至所述封孔管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瓦斯和水抽采系统,包括瓦斯抽采管路和放水装置,还包括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瓦斯和水抽采装置;
所述瓦斯和水抽采装置的瓦斯出口孔与所述瓦斯抽采管路的第一抽采接口连通,瓦斯通过所述第一管体进入所述瓦斯抽采管路;
所述瓦斯和水抽采装置的水出口端与所述放水装置的第一进水口连通,水通过所述第二管体进入所述放水装置。
如上所述的瓦斯和水抽采系统,其中,所述瓦斯抽采管路还包括第二抽采接口,与所述放水装置上的第二进水口相连通,将所述瓦斯抽采管路中的水排出至所述放水装置。
如上所述的瓦斯和水抽采系统,其中,所述瓦斯和水抽采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瓦斯和水抽采装置分别与一个封孔管连接;所述放水装置的第一进水口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第一进水口分别与一个所述瓦斯和水抽采装置的水出口端相连通。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瓦斯和水抽采装置及系统,通过瓦斯和水两个抽采管体的设置,可以在不影响正常瓦斯抽采的情况下,将封孔管中的水及时排出,避免了抽采管被水堵塞,保证了瓦斯钻孔抽采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瓦斯钻孔抽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瓦斯和水抽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瓦斯和水抽采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钻孔; 2-封孔管; 3-注浆管;
4-聚氨树脂材料; 5-负压; 6-抽采管;
8-第一管体; 9-瓦斯入口孔; 10-瓦斯出口孔;
11-第二管体; 12-密封件; 13-水出口端;
14-第一抽采接口;15-第二抽采接口;16-第一进水口;
17-第二进水口; 18-放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62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笔记本电脑
- 下一篇:一种用于井下钻孔施工的除尘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