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气动两用唧筒的改良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26139.7 | 申请日: | 2010-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6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庄嘉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嘉琼 |
| 主分类号: | F04B35/00 | 分类号: | F04B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两用 唧筒 改良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汽修工具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手气动两用唧筒的改良构造。
背景技术
按,手气动两用唧筒有见于习用技术所揭露,其主要透过适当的构造提供手动或气动的操作方式,将用以集收油料的密闭空间中的气压降低,使油料因受到外部大气压力的作用而被送入该密闭空间内,达到辅助汽车保修作业进行的目的。
具体而言,创作人于前所申请的专利中,揭露有如图1及图2所示的具有浮件的阀组构造90,其主要将单向阀91与浮球92整合成单一元件,并结合于手气动两用唧筒中应用以文氏管原理而产生吸气作用的真空产生器93的吸气孔94中,据此,该单向阀91中受到弹簧911的作用使得圆珠912常态性地将该吸气孔94的底端开口予以阻闭,使该吸气孔94与手气动两用唧筒的集油筒内空间95不相连通,此际,得允许使用者以手动方式操作该手气动两用唧筒,将外部油料汲入该集油空间中。
而当采气动方式操作该手气动两用唧筒时,将外部压缩空气灌入该真空产生器93,在文氏管作用下,降低该吸气孔94内的气压,此际,由于圆珠912下方的集油空间95压力较高,而可藉由气压的作用将该圆珠912顶开,从而使得吸气孔94与集油空间95间呈连通状态,据以达到将集油空间95内部气体予以抽离,使之形成低压的环境;当该集油空间95内的油料达到满位时,该浮球92将因浮力而上移,并以顶端的封闭垫圈921阻闭该吸气孔94的底端开口,避免该集油空间95内的气体继续被抽离致汲入过多油料。
惟,当浮球92上浮并以该垫圈921阻闭吸气孔94的底端开口时,介于垫圈921与圆珠912间的空间s,将会因而被密闭并被维持于一低压近至真空的状态下,如此一来,将使得垫圈921下方的较高的气压,可能造成垫圈脱离吸气孔94底端开口的阻碍,使得浮球92在受重力下坠时的动作并不顺畅。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气动两用唧筒的改良构造,其可在于以手动方式使用唧筒时,阻绝集油空间经由真空产生器而与大气连通的路径,并确保满位浮件作动的顺畅。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气动两用唧筒的改良构造,包含有:
一筒身,具有一筒体,一顶端透空的集油空间位于该筒体中;
一盖设于该筒体上以封闭该集油空间使之呈密闭的盖体;
一气动抽气件,具有一设于该盖体上的本体,以及一设于该本体内的文氏管部,一设于该本体中并与该文氏管部的入流端连通的入气道,一设于该本体上并以一端与该文氏管部的出流端连通和另一端与大气连通的出气道,一设于该本体上并以一端与该文氏管部的低压区连通而以另一端与该集油空间连通的吸气道,一控制该入气道的启闭的控制部;
一阻隔该集油空间经由该气动抽气件的内部空间而与大气连通的阻隔部;
其特征在于:该阻隔部具有一预定容积的活动空间,该活动空间与该出气道连通,以及一体积小于该活动空间容积的且容设于该活动空间中并可于该活动空间中于一挡止该出气道使之与大气隔绝的挡止位置及一使该出气道与大气得以连通的释放位置间移动的挡体。
其中,该阻隔部包含有一以轴向一端串接于该本体对应于该出气道的另一端孔口的部位上的连接环,一端片,盖设固接于该连接环的另一端上,该端片的内侧端面相向于该出气道另一端孔口所在位置的本体端面且彼此相隔开来,该端片的内侧端面与该出气道的另一端孔口间形成该容设该挡体的活动空间。
其中,该阻隔部更包含有一推拔状的当该挡体位于该挡止位置上时嵌入其中而阻闭该出气道的另一端孔口的圆形凹穴,该圆形凹穴凹设于该出气道另一端孔口的周侧孔壁,该圆形凹穴至该端片的内侧片面间形成该活动空间。
其中,该阻隔部更包含有一盲孔,该盲孔凹设于该端片的内侧片面上并以孔口与该凹穴相对,该凹穴至该盲孔间的空间形成该活动空间。
其中,该挡体呈圆球状,该端片的内侧片面至相向的本体端面间的距离小于该挡体的半径。
其中,该阻隔部更包含有一介于该端片与该挡体间以提供弹力从而使该挡体被弹性地维持于该挡止位置上的弹性体。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手气动两用唧筒的改良构造不仅能确保密封效果,而且在以手动方式使用唧筒时,能有效的阻绝集油空间经由真空产生器而与大气连通的路径,从而确保满位浮件作动的顺畅,使整个动作更加有效合理。
以下,兹举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习用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图2习用技术的局部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嘉琼,未经庄嘉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6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出口具有坡口的隔膜泵
- 下一篇:以链条传动的泥浆泵机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