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棒材矫直机入口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25698.6 | 申请日: | 2010-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9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武德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43/08 | 分类号: | B21D43/08;B21D3/00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杨耀田 |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棒材 矫直机 入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管和圆棒材生产设备,具体涉及钢管和圆棒材生产加工中的关键设备-管棒材矫直机。
背景技术
钢管和圆棒材矫直机是钢管和圆棒材生产加工中的主变形设备之一,该设备的作用是使钢管或圆棒材的圆度和直线度提高,使之符合有关标准和满足用户对使用的要求,而它的入口台是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
现有管棒材矫直机入口台如图5、6、7、8所示,主要由U形槽1、传动辊道2、连杆机构3、回转臂4、支座5、液压缸耳环6、液压缸7、叉头8、蜗轮升降机12、手轮13、升降机底座14等组成。其中的传动辊道2的初始位置高度的调整是人工用手摇动手轮13驱动蜗轮升降机12调整的,调整起来虽然省力,但结构较为复杂,设备重量较大,制造成本高,维修困难,使用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管棒材矫直机入口台,解决现有技术结构复杂,设备重量较大,制造成本高,维修困难和使用费用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管棒材矫直机入口台,由U形槽、传动辊道、连杆机构、回转臂、支座、液压缸耳环、液压缸、叉头,以及通过叉头与液压缸连接的传动辊道初始位置高度的调整机构组成,所述传动辊道坐落在连杆机构的摆动横梁上,U形槽固定在支座上,液压缸通过液压缸耳环与回转臂相连,回转臂与连杆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辊道初始位置高度的调整机构由调整螺杆、工作螺母、螺母支座组成,所述调整螺杆与所述叉头连接,调整螺杆与工作螺母组成螺纹副,工作螺母固定在螺母支座上,调整螺杆的端部设有扳手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传动辊道初始位置高度的调整,是通过 用扳手直接扳动调整螺杆来调整,取代了传统用手摇动手轮驱动蜗轮升降机的调整方法,省去了结构复杂的蜗轮升降机及手轮,可使零件尺寸减小,设备重量减轻,简化了结构,操作和维修安全方便,节省了制造成本和使用维修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A视图;
图4是图1的B-B视图;
图5是现有技术的管棒材矫直机入口台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图5的C-C视图;
图8是图5的D-D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管棒材矫直机入口台,主要由U形槽1、传动辊道2、连杆机构3、回转臂4、支座5、液压缸耳环6、液压缸7、叉头8、调整螺杆9、工作螺母10、螺母支座11等组成。调整螺杆9与工作螺母10组成螺纹副,传动辊道2坐落在连杆机构的摆动横梁上,传动辊道2随摆动横梁摆动升降,当升起时被矫工件在辊道上传送,当被矫工件被矫直机咬入后,传动辊道2随摆动横梁降落。U形槽1固定在支座5上,U形槽1的作用是限制被矫工件甩弯。工作螺母10固定在螺母支座11上。传动辊道2的摆动升降是通过液压缸的活塞杆伸缩来实现的。传动辊道2的升起位置要与矫直机走钢线高度相匹配,我们把这个位置称初始位置,摆动辊道初始位置高度的调整与确定是通过人工用扳手直接扳动调整螺杆9来实现的:人工用扳手直接扳动调整螺杆9的扳手头9-1,使调整螺杆9作螺旋运动,从而带动叉头8作横向运动,通过液压缸7和装于其上的液压缸耳环6与回转臂4相连,使回转臂4摆动,带动连杆机构3及坐落在其上的传动辊道2一同摆动升降,使传动辊道2升起时高度位置与矫直机走钢线高度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56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