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刀口切削刀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25645.4 | 申请日: | 2010-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3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林炳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铠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51/00 | 分类号: | B23B5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王晔;韩丰年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刀口 切削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单刀口切削刀具,特别关于一种采用单刀口设计以加强切削能力及避免刀口损耗的切削刀具。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4、图5所示,现有的切削刀具包含一夹持杆部90,并在夹持杆部90的一侧形成一钻身部91,钻身部91上设有两碎屑排出沟93,并在碎屑排出沟93间形成切削的刀口部92,刀口部92在钻身部91的自由端最高点向下形成倾斜的端面94,并且两端面94邻接处形成一棱线95。
其中,现有的切削刀具在进行切削作业时,会以其端面94形成的棱线95先行与待切削物的表面接触,切削刀具在转动切削时,棱线95并无切削能力,使切削刀具与加工材料间产生高速摩擦,易导致加工时切削刀具纵向力量增加而产生不稳定的旋转摇晃,使得钻孔位置精度下降,且此设计是以两个刀口部92对加工材料进行切削,切削时若被加工物为两种不同材质,而各刀口部92接触不同材料时,因产生的应力不同,也容易使切削刀具产生旋转摇晃的现象;且此种设计有多个刀口部92及端面94,加工形成多个刀口部92及端面94的制造程序上费时费工;且此种设计的螺旋状碎屑排出沟93,其沟槽的曲度均为相同,使得加工时被加工物所产生的碎屑不易断裂排出,导致切削刀具的刀口部92在切削时会受到极大的切削阻力,不仅影响切削加工的效率,导致切削刀具过热而影响强度及切削能力,并且容易在切削加工时,加工材料容易产生毛边,所以该如何简化切削刀具的制程,并降低损耗及加强碎屑排出问题,是本领域所急于思考与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刀口切削刀具,改善现有切削刀具的刀口部加工制程费时以及碎屑排出不够快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单刀口切削刀具,其包含一夹持杆部以及一钻身部,钻身部设置在所述夹持杆部的一端,钻身部顶端最高点形成一为顶点的圆心,以及形成一面状的纵向刀口部,所述纵向刀口部具有一纵向刀刃,纵向刀刃与钻身部的圆外径处形成有一刃角,纵向刀刃与圆心间形成横向刀刃,纵向刀口部后端以圆心为顶点,顺时针方向形成有一向下倾斜的切削面,纵向刀口部与切削面连接处形成第一棱线,切削面的后端以圆心为顶点,顺时针方向向下形成一圆锥面,切削面与圆锥面连接处形成第二棱线,圆锥面朝向夹持杆部的钻身部延伸形成螺旋状的碎屑排出沟。
所述的单刀口切削刀具,所述螺旋状的碎屑排出沟具有两沟槽,所述两沟槽的曲度不同且相衔接。
所述的单刀口切削刀具,所述夹持杆部在相对钻身部的侧端处形成组接部。
所述的单刀口切削刀具,碎屑排出沟自圆心起算至五分之一长度的沟槽曲度为45至50度,自五分之一长度处至末端长度的沟槽曲度为51至60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单刀口切削刀具在切削时,先以钻身部的圆心与被加工物表面接触,以圆心为接触点处的压力集中,与被加工物的咬合稳定,因此更能深入被加工物中,使得单一的纵向刀口部可以快速地钻入被加工物,降低切削过程的不稳定及避免该切削刀具中纵向刀口部的损坏,钻孔位置精度不会改变;而切削下来的碎屑可由具有断屑功能的两种不同曲度的沟槽自动断屑排出,可降低切削过程中的损耗及避免碎屑排出不及时的情形发生,进而提高单刀口切削刀具的切削能力,可发挥优良的切削功能,利于产业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刀口切削刀具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刀口切削刀具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刀口切削刀具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端面示意图。
图4为现有切削刀具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5为现有切削刀具的端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刀口切削刀具的一优选实施例,其包含有一夹持杆部10及一钻身部20。
夹持杆部10的一端形成组接部11,用以组接在驱动该单刀口切削刀具转动的驱动件上,夹持杆部10的一端形成一钻身部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铠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铠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56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铣削机器人
- 下一篇:深孔钻自调整恒压冷却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