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翅片管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25514.6 | 申请日: | 201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9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岳宝;张智;贾庆贤;曾昭顺;赵夫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F24F13/30;F24F13/2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翅片管式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用翅片管式换热器,特别是用于空调室外机的翅片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换热器做蒸发器时,当蒸发器表面温度低于空气露点,蒸发器表面将会结成冷凝水。进一步,当蒸发器表面温度低于零度时,冷凝水会冻结成冰,甚至空气中的水蒸气会直接在蒸发器表面凝华生成霜。在蒸发器表面生成的冷凝水和冰霜将会加大蒸发器内空气流动阻力,增加导热热阻,降低换热器能力。
另外为了提升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往往采用较为复杂的翅片表面形状,比如百叶窗型翅片和桥型翅片,参见图1,换热器的翅片13位于传热管11上下旁侧设置有桥型翅片12;翅片一侧为上风边缘14,另一侧为下风边缘15,空调室外机的风机将空气从上风边缘方向吹向下风边缘方向。这样虽然可以提升换热器的空气侧换热系数,但是,当换热器表面出现冷凝水或结霜时,由于翅片表面的复杂形状将阻挡冷凝水流下,并容易被冰霜阻塞。另外,由于位于传热管上下侧的桥型翅片没有很好地让空气吹转向吹送到传热管朝向下风处的一侧(传热管背后),因此,传热管背后容易形成风速较低的死水区16(见图2)。死水区只有较小的风A吹到,所以此处换热能力下降,从而造成换热器的整体能力大幅度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换热能力强的翅片管式换热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翅片管式换热器,包括多枚平行排布的翅片、多根垂直穿过翅片的传热管;翅片一侧为上风边缘,另一侧为下风边缘,其结构特征是翅片表面设置有多个呈三角形或四边形的孔隙,孔隙一侧翻起有呈三角形或四边形的切片;切片与传热管中心的距离大于翅片边缘与传热管中心的距离。
所述切片下边缘与孔隙上侧边缘连接,并向上翻起,切片下侧面与翅片表面的夹角为e1,45°<e1≤90°。另外,切片向上方翻起(与重力方向G相反),由于切片在翅片表面留下的孔隙位于切片的下方,且切片翻起的角度为45到90度之间,这样可以让附着在切片上的冷凝水更容易流下,从而减少附着在切片附近的冷凝水的量,同样也可以降低霜冻的影响。
所述切片与翅片的交接线形状为直线状或弧线形。切片的形状可以设置为三角形,且切片与翅片的接触线为直线。另外,通过将切片的形状设置为四边形来增加切片的面积,通过将切片与翅片的交接线设置为弧形,能更好的扰动空气流动,促进换热能力。
所述切片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e2在15度到60度之间。切片的方向与风向间夹角越大将会对气流的扰动,但是同时也会增加换热器的通风阻力。而减小切片的方向与风向间夹角将会降低换热器的通风阻力,但是同时也会降低切片的强化换热效果。所以需要对切片与水平面风向(风向沿水平面从翅片上风边缘处吹向下风边缘处)间的夹角进行设计。e2在15度到60度之间,能兼顾强化换热能力与通风阻力的影响。
所述翅片至少靠近下风边缘处并位于传热管上下两侧设置有切片,位于传热管上下两侧的两切片之间距离沿着上风边缘至下风边缘方向逐渐减小。传热管下风处上下两侧设置成对的切片,且切片表面间距离沿着吹风方向逐渐减小,这样可以让更多的气流流向传热管背后的死水区,从而减小死水区面积并提高死水区的换热能力。
所述切片高度h为翅片间距的0.5到0.8倍之间。切片高度过高将会增加加工难度,降低切片的强度,但是过低将会降低切片的强化换热效果,而切片高度h为翅片间距的0.5到0.8倍之间比较合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翅片表面设置切片,当切片翻起后使其下侧翅片表面留下一个孔隙;由于该孔隙将会阻断翅片导热,从而降低翅片的效率,因此,设置切片的位置距离传热管的距离大于传热管与翅片边缘间的距离,以尽量减轻切片对翅片效率的影响。该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提高换热器换热能力,特别是减少冷凝水及结霜过程对换热器的影响,具有强化低温换热能力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强化换热用桥形翅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传热管下风处死水区的效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传热管下风处死水区的效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55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轮双边液压紧绳器
- 下一篇:释放静电的生产线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