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碗形辅助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25269.9 | 申请日: | 201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7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卢国亮;王惠忠;汤海川;葛兵;刘文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0 | 分类号: | F16H5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182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的装置,具体是一种碗形辅助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用的机械式齿轮变速器的倒档支撑机构多采用倒档轴一侧压入壳体,另一侧依靠螺栓或定位销等连接壳体的方式进行支撑。这种结构虽然也能承受设计要求的轴向力和径向力,但存在占用空间大,不利于齿轮布置及装配等缺点。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620108931.4,记载了一种“倒档轴锁止装置”,该技术包括倒档轴、变速器壳体、副变速器箱体,倒档轴与变速器壳体间有径向锁止钢球,倒档轴端面与副变速器箱体紧靠以实现轴向锁止。但是该现有技术由于其结构特点,不能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倒档齿轮需布置于主副变速器壳体之间,故只适用于倒档轴向力小、含有主副变速器的中型汽车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碗形辅助支撑装置,延长了倒档轴和倒档齿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装置固定设置于变速器中联板上并套接于倒档轴外部,包括:弧形壳体和若干个与之相连的固定脚。
所述的支撑装置为半碗形结构;
所述的固定脚分别径向设置于弧形壳体外部用于固定连接变速器中联板;
所述的固定脚平行于弧形壳体,该固定脚上设有螺栓孔用于固定连接变速器中联板;
所述的弧形壳体为等壁厚变半径半球状结构,其内部空腔为碗形结构,碗形结构的半径为k·R,其中:k为比例系数,k取0.5-1;R=R倒+X,R倒为倒档齿轮半径,x为2~3,单位均为mm。
本装置通过弧形结构分散倒档系统轴向力和径向力至变速器中联板中,减少了倒档轴的变形,延长了倒档轴和倒档齿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3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所述支撑装置固定设置于变速器中联板上并套接于倒档轴外部,如图1所示,该支撑装置1为半碗形结构,包括:弧形壳体2和固定脚3,其中:三个固定脚3分别以90°、180°和270°的径向方向设置于弧形壳体2外部用于固定连接变速器中联板。
如图2所示,所述的弧形壳体为等壁厚变半径半球状结构,其内部空腔为碗形结构,碗形结构的半径为k·R,其中:k为比例系数,k取0.5-1;R=R倒+X,R倒为倒档齿轮半径,x为2~3,单位均为mm。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固定脚3平行于弧形壳体2。
所述的固定脚3上设有螺栓孔4用于固定连接变速器中联板;
所述的固定设置于变速器中联板具体为:通过固定螺栓栓接碗形辅助支撑装置于变速器中联板上。
本装置固定于变速器中并采用与现有变速器相同尺寸的螺栓,同样的拧紧力矩,仅轴向力的承载能力就可以提高约13倍,从而减少了倒档系统占用的空间,方便了齿轮的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52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