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卸车底板大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24835.4 | 申请日: | 2010-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5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展露;刘志远;武可意;周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和田汽车改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胡敬红 |
| 地址: | 1026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卸车 底板 大梁 结构 | ||
所属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卸车底板大梁结构,属于汽车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底板是自卸车的主要承载部件,现有技术的传统底板大梁结构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
其中底板外横梁1、底板辅助纵梁2、底板中间横梁4、底板纵梁5的作用是使底板有一定的刚度,副车架3在底板纵梁的正下方承载着底板和货物的重量,导向板6的作用是限制车辆在不平路段行驶的过程中发生左右摆动,以免影响行驶安全性。
如果底板相对副车架3产生左右摆动,则很容易损坏油缸,甚至会有发生翻车的危险,所以它的稳定性直接影响自卸车的使用安全。而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导向板6在车厢反复举升和降落的过程中会产生逐渐变形,导致限制底板左右摆动的作用失效,安全性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一般自卸车底板大梁结构中的导向板易变形的缺点,提高底板稳定性,从而提高自卸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式的自卸式底板大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卸车底板大梁结构,包括底板横梁、底板纵梁、底板辅助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纵梁为两根,在两根底板纵梁相背侧紧靠底板纵梁各设置有一根底板辅助纵梁,底板辅助纵梁的竖直方向的高度大于底板纵梁。
所述底板纵梁和底板辅助纵梁为贯通结构,所述底板横梁为断开结构,底板纵梁之间为底板中间横梁,底板纵梁外侧为底板外横梁。
所述底板辅助纵梁高于底板纵梁部分与底板纵梁下方的副车架间设置有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新式自卸车底板大梁结构将整个底板辅助纵梁设置于紧靠底板纵梁外侧的位置来代替现有技术的导向板,起安全限位作用,两根底板辅助纵梁与底板横梁三者形成一个倒扣的U型,这种结构的底板类似盖子稳固的扣在副车架上,大大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此外,这种结构还可以降低自卸车重心,显著提高整车稳定性。
为使底板有更好的强度和更高的承载能力,底板纵梁为贯通结构,底板横梁分为被底板纵梁隔开的底板中间横梁和底板外横梁的断开结构。
限位块的设置保证副车架和底板辅助纵梁结构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底板大梁结构的导向板处横向剖面图,
图2为现有技术底板底面向上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板大梁结构横向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板底面向上的立体图,
1.底板外横梁,2.底板辅助纵梁,3.副车架,4.底板中间横梁,5.底板纵梁,6.导向板,7.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新式自卸车底板大梁结构,在底板下底面设有两根底板纵梁5和与底板纵梁5垂直的若干底板横梁,在两根底板纵梁5相背侧紧靠底板纵梁5各设置有一根底板辅助纵梁2,底板辅助纵梁2的竖直方向的高度大于底板纵梁5。为使底板有更好的强度和更高的承载能力,底板纵梁5为贯通结构,底板横梁为断开结构,底板纵梁5之间为底板中间横梁4,底板横梁外侧为底板外横梁1。两根底板辅助纵梁2和底板中间横梁4形成倒扣的U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新式底板大梁结构以整个底板辅助纵梁2来代替现有技术的导向板,起安全限位作用,底板辅助纵梁2与底板中间横梁4三者形成的倒扣的U型结构的底板类似盖子稳固的扣在副车架上,大大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此外,这种结构还可以降低自卸车重心,显著提高整车稳定性。
底板辅助纵梁2和副车架3间设置有限位块7,保证副车架3和底板辅助纵梁2结构的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和田汽车改装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和田汽车改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48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