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行时可防滴水的热水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24570.8 | 申请日: | 2010-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8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展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展天 |
主分类号: | A47J41/02 | 分类号: | A47J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33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时 滴水 热水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具领域,尤其是提行时可防滴水的热水瓶。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常需将开水倒入热水瓶中,并且要提着热水瓶的柄,将热水瓶送到另一个地方存放、使用,但是当你提起热水瓶时,热水瓶和水平面垂线之间就会产生一个倾角,热水瓶内的水重位置变化和人行走时震动,将产生对瓶口汽压的不断波动,本来盖上的热水瓶塞子这时很易因瓶内气压波动而使水汽通过瓶塞子缝隙向外喷气滴水,这就造成地面落下水滴,尤其是铺设地砖之类的光滑地面上的水滴,不仅有碍雅观而且还增加地面的湿滑度,因此在宾馆、饭堂、医院等人员较多的地方常有人因水滴地滑而摔倒,给公共安全带来影响。但是目前防漏水式热水瓶一般只是针对热水瓶垂放或垂提时防漏水而设计,如专利号为:200920185654.0的防漏水热水瓶,它的瓶口和外壳上部端面一样高,它利用瓶胆和外壳间的缝隙将水漏进外壳内的积水腔中,待积水腔中水满时再将水倒出壳外。用这种方法如果将热水瓶垂放后缓慢向瓶内冲水,是可以达到防漏水目的,但人将手柄提起后,水就会向瓶口外漏滴,而且普通热水瓶壳体上口的四周虽和瓶胆间有一点间隙,但这间隙很小,水流不会畅通,因此冲水稍快,漏水就会漏向壳外,如果壳体和瓶胆间隙较大,如将热水瓶提行则瓶胆口晃动就会很大,且饮用倒水时一部分热水就很容易沿着瓶胆流进壳壁内,造成水的浪费。因此如何才能使冲水或提起热水瓶时都不漏水,不晃动,而需饮用倒水时又不会因瓶胆壳体的间隙过大而使水漏失,是人们打水中所期望的一件事。而且现有采用壳体内存水的方法是用专门的积水腔,这不仅使热水瓶高度增加,结构复杂,而且积水腔中的水难以在打水时利用人们倒余脚水的净瓶动作中将积水一起倒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推出一种提行时可防滴水的热水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一个热水瓶的瓶胆,瓶胆放置在热水瓶的外壳内,外壳的上部有开口朝上的高过瓶胆口的喇叭形体,喇叭形体的一侧有倒水口,在喇叭形体的下部内侧有一凸环圈,在瓶胆外口和凸环圈间嵌有橡胶圈,瓶胆口略高于橡胶圈,外壳下部有高低可调的壳底,壳底用密封圈密封,壳底上部是存水槽和瓶托,在喇叭形体下部内侧和瓶胆之间有能使水流畅通的溢水孔隙,根据热水瓶倾角设计的喇叭形体的高度,令溢水孔隙所处位置在提壶状态时低于喇叭形体的倒水口,而在饮用倒水状态时高于倒水底部。
这样,当人们对热水瓶进行冲水时,热水瓶与水平面成垂直状放置(即瓶体和水平面垂线间的倾角为零),这时瓶胆口如有溢水就会从溢水孔中将水流引入密封的壳底存水槽,而当人手提起冲足热水的水瓶行走时,为了不使水压将瓶塞从瓶胆口中喷出,因此热水瓶的提手柄都会设计成人们提热水瓶时能使热水瓶保持在与水平面垂线间的倾角小于45度角状态,在热水瓶内的水重位置变化和人走路震动而产生对瓶口汽压的不断波动下,瓶塞边常会漏出一些水滴,当这些水滴形成的液面快要超出喇叭形体的倒水口时,由于在设计时令喇叭形体的高度在倾角呈45度时其倒水口仍高于溢水孔,因此滴水将从溢水孔隙中引导至壳底存水槽,而不会滴湿地面;而当人们需要饮用倒水时,为了能将水倒入进杯子,热水瓶必须和水平面垂线保持更大的倾角(应大于45度),这时被倒出的水从瓶胆口至喇叭形体倒水口的过程中,倒水的底部要经瓶胆外口接触橡胶圈和凸环圈,由于溢水孔隙开设时在保证小于45度倾角时溢水孔能具有溢水作用的同时还能使倾角大于45度的倒水状态时,不使热水倒进溢水孔内,并且喇叭形体还有利于在倒水时将水引向倒水口,因此所倒的开水不会流进溢水孔,虽然倒水时壳底存水槽中的少量积水虽然随着热水瓶倾角变化而趋向外壳中倒水的一侧,但外壳和瓶胆间的隔层较大,而不会使积水满出溢水口;而当人们用完了热水瓶中的水再去冲水时,由于要倒掉余脚水,常会使热水瓶倒转接近180度,由于开设在凸环圈上的溢水孔面积可以较大,热水瓶倒转后足以使壳底存水槽中的少量积水很快从溢水孔中倒出,因此壳底存水槽中的积水不会累积。而且漏水不需从瓶胆边流入到外壳内,而是直接穿过凸环圈上的溢水孔使漏水进入或倒出,因此瓶胆可以由橡胶圈完全固定,使其不易在提走热水瓶时使瓶胆产生晃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喇叭形体的俯视图。
图3是提壶状时溢水口和喇叭形体口内积水面的相互位置图。
图4是倒水状时溢水口和外壳内积水面的相互位置图。
图5是净瓶状时溢水口倒转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展天,未经陈展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45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可调节安装支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水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