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线式电动铲运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24269.7 | 申请日: | 201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7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余;郭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F9/20 | 分类号: | E02F9/20;H01R39/6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线式 电动 铲运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线式电动铲运机,属于铲运机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铲运机是地下矿山最主要的运载设备。它以异步电动机为动力,拖曳的三相电缆供电,双向行驶。电缆一端固定,另一端缠绕在铲运机后机架由液压马达驱动的大型集电卷筒上,并经大型集电卷筒内孔中的滑环将电导入铲运机。铲运机后退时,液压泵产生的压力油经单向阀至马达,驱动大型集电卷筒旋转,将电缆卷绕在大型集电卷筒上,为使卷放电缆与铲运机同步,防止铲运机高速向后行驶时压坏电缆,马达须有较强的驱动力,保证铲运机后面六米长电缆脱离地面;铲运机前进时,电缆拖曳着大型集电卷筒反转,驱动马达反转。当铲运机停止前进时,恢复卷缆状态。由于电动铲运机不能掉头转向,因此整个过程是依赖电缆拉力强制换向,电缆承受较大的拉力,特别是在远离电缆固定接线桩的铲装位置换向时,由于电缆大型集电卷筒上的电缆层最少,液压马达产生的缠绕力最大,电缆要使马达反转,电缆的反作用力必须大于液压马达的缠绕力,因而此时电缆承受的拉力最大。电缆始终承受较大拉力,导致电缆使用寿命较短;受电缆长度限制,铲运机运输距离短。另外,电动铲运机在远离电缆固定接线桩的铲装矿物时,由于电缆大型集电卷筒上的电缆层最少,后驱动桥的桥荷最小,产生的驱动力最小,对电动铲运机的铲装工作不利。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不同路况、行驶平稳、掉头转向方便且电缆使用寿命长的滑线式电动铲运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线式电动铲运机,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机体上设有可缠绕集电杆、改向托辊组和小型集电卷筒,改向托辊组包括前后设置的两个托辊,可缠绕集电杆从两托辊之间穿出,上端连接导轨滑座,下端缠绕在小型集电卷筒上,小型集电卷筒连接低速马达,可缠绕集电杆内部通有左、右两电缆,左、右电缆上部分别连接两左右对称的集电装置。
所述的集电装置为集电滑块,集电滑块上固定滑块轴和摆动轴,摆动轴在导轨滑座中横向贯穿,滑块轴和摆动轴之间通过圆弧摆动臂连接,摆动轴上套有扭簧,扭簧一端抵在导轨滑座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摆动轴上。由于左、右集电装置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因此可仅使用一根扭簧,具体操作如下,在摆动轴中央固定一销轴,销轴与摆动轴垂直且从摆动轴中穿出,扭簧中央缠绕在销轴上,起固定扭簧的作用,此时的扭簧自然被分成左右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套装在摆动轴的左右两侧,从而通过使用一根扭簧达到两根扭簧的效果。由于地面高低不平,集电滑块容易与架空导线脱离,通过设置圆弧摆动臂并在摆动轴上安装扭簧,能够使集电滑块始终与架空导线保持抵紧状态,使集电滑块与架空导线的接触面存在一定压力,从而保持集电滑块与架空导线始终接触,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的路况,保证电动铲运机行驶平稳。
所述的导轨滑座两侧对称设置两个上滚轮,中央设置下滚轮,下滚轮位于上滚轮下方,上滚轮和下滚轮均通过两面带密封的轴承支承。为了保持稳定,也可以在导轨滑座上设置两组上述的上、下滚轮,即在导轨滑座上设置四个上滚轮和两个下滚轮。
所述的导轨滑座下方固定球面轴承,球面轴承下方固定弹性卡头,弹性卡头与球面轴承螺纹连接,左、右电缆从球面轴承中穿出并通过弹性卡头固定,弹性卡头内孔端部具有圆弧形倒角。通过设置球面轴承,能够使可缠绕集电杆任意转向,弹性卡头内孔端部的圆弧形倒角还能避免电动铲运机工作时小型集电卷筒的拉力损伤电缆。
工作原理及过程:
工作时,左、右两电缆分别与左、右集电滑块相抵紧,导轨滑座安装在导轨上,导轨滑座的上滚轮位于工字型导轨上,下滚轮位于导轨下方,与上滚轮一起保持电动铲运机的平稳运行。集电滑块将直流电能导入铲运机,并通过变频器将直流电变为交流电,电动机驱动铲运机工作,铲运机行驶时,集电滑块沿架空导线同步滑动,电缆一端与集电滑块固定,可缠绕集电杆后端缠绕在电动铲运机后方由低速马达驱动的小型集电卷筒上,并经小型集电卷筒内孔中的集电滑环将电导入电动铲运机。配合本滑线式电动铲运机,需要在原电动铲运机行驶巷道旁设掉头巷道,掉头巷道与行驶巷道呈丁字型,需要掉头转向时,电动铲运机行驶到掉头巷道附近并倒入掉头巷道中,然后转向达到掉头的目的,整个过程中依赖电缆拉力强制换向,由于电缆所在小型集电卷筒的卷取动力由低速马达提供,低速马达产生的缠绕力较小,因此,在使低速马达反转过程中,电缆承受较拉力较小,因此对电缆损伤小,电缆使用寿命较长。除此之外,改向托辊组的设置使可缠绕集电杆能够跟随电动铲运机的转向改变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42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置式浮置道床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6,8,11,13-枞四烯酸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