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蝶式双安全留置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23555.1 | 申请日: | 2010-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2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尊孔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尊孔;新乡市驼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3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蝶式双 安全 留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临床穿刺留置输液用的蝶式双安全留置针。
背景技术
临床上留置针的使用日益广泛,常用于危重病人抢救、癌症晚期、穿刺难度大的病人的输液;但留置针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肝素帽处或防菌帽处漏液现象,有时也会出现在针座处,严重影响病人的治疗和恢复速度,同时,医护人员在穿刺成功后退针时往往不小心会被针尖刺伤,因针刺伤而感染的疾病,最主要就是肝炎和艾滋病,严重威胁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现今,留置针在临床使用时需要反复多次冲管、封管,护理工作量很大,静脉炎的发生几率也相应增加,且实际操作中,不管是输液器还是注射器,从留置针退出时,都会产生负压而导致回血,形成血栓,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工作者一般在输液时必须边退针边进液,才能防止负压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系数高的安全静脉留置针,它能有效地防逆流、防针刺、防血液回流,减少反复多次冲管、封管,降低工作量,保护了病人的同时也保护了医护人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
蝶式双安全留置针,其包括钢针、针座、留置软管、软管座、针翼、鸭嘴单向阀、手把、座塞、过滤器、不锈钢针夹,其中鸭嘴单向阀位于软管座内腔底部、铆钉上方,穿刺成功后,钢针退离鸭嘴单向阀时,此时,鸭嘴单向阀由于弹性回缩力而处于关闭状态,从而起到防逆流作用;
上述双安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不锈钢针夹整体呈“8”形穿于钢针底部,底端有一和钢针直径相同的孔洞,上端为两个相互卡扣的弹性片;
上述双安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钢针顶端有一扁形凹槽,两端向外突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有效地避免了针尖裸露对医护人员造成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蝶式双安全留置针,其包括钢针1、针座2、留置软管3、软管座4、针翼5、鸭嘴单向阀6、手把7、不锈钢针夹8,其中钢针1与针座2组成针管总成,留置软管3与软管座4组成留置针总成,在针座2上有手把7,在软管座4的尾端设置有一对称的突出部分,针翼5便于穿刺时把持针管,固定时亦提供较大的稳固平面,鸭嘴单向阀6位于软管座4内腔底部、铆钉上方,穿刺成功后,钢针退离鸭嘴单向阀6时,此时,鸭嘴单向阀6由于弹性回缩力而处于关闭状态,从而起到防逆流作用,不锈钢针夹8整体呈“8”形穿于钢针1底部,底端有一和钢针1直径相同的孔洞,上端为两个相互卡扣的弹性片,钢针1顶端有一扁形凹槽,两端向外突出,穿刺成功后,同时抽离钢针1,开始时由于不锈钢针夹8与软管座4之间的摩擦作用,钢针1抽离的同时不锈钢针夹8仍停留在软管座4管口处,当钢针1上的扁形凹槽经过不锈钢针夹底部的孔洞时,被钢针1上的两个突起挡住,此时不锈钢针夹8的两个相互卡扣的弹性片刚好将针夹卡在其内部,使得针尖不能上下活动,同时钢针1和不锈钢针夹8一起被抽离软管座4,从而避免了针尖对医护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尊孔;新乡市驼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陈尊孔;新乡市驼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35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