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时电源插座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23433.2 | 申请日: | 201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4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赵保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新飞亚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0 | 分类号: | H01R13/10;H01R13/70;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37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时 电源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时电源插座。
背景技术
电源插座作为电器通电的接入点,电器的插头插入电源插座中,所述电器就可以实现通电。
现有技术中,很多的电器的插头插入电源插座的目的是为了对所述电器中的电池进行充电,如手机的电池充电、电动车的电池充电等。此时,需要人为的计时,在充电完毕时,人为的拔下插头,结束对所述电器中的电池进行通电。
然而,在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时候,发明人发现,由于人为疏忽导致充电计时的不准确,使得充电效果不佳,尤其是长时间的将所述电器的电池处于充电状况,使得电器损坏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定时电源插座,用于解决由于人为疏忽导致充电计时的不准确,使得充电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定时电源插座,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相配合的外壳,所述底板上设有插孔组件,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插孔组件相对应的插孔,所述插孔组件包括第一插孔、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所述第一插孔接地,所述第二插孔通过常闭开关支路与电源的零线连接,所述第三插孔通过控制支路与所述电源的相线连接,所述控制支路通过线路与所述常闭开关支路连接,所述控制支路在计时到达时,通过所述线路控制所述常闭开关支路断开;所述控制支路包括计时单片机,所述计时单片机上设有用于设定计时的按钮。
所述常闭开关支路包括三极管和继电器,所述三极管与所述继电器并联,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支路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两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开关触点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源的零线、所述第二插孔连接。
所述控制支路还包括光电耦合分支和供电分支,所述计时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通过所述光电耦合分支与所述电源的相线连接,所述计时单片机的电压输入端通过所述供电分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计时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线路与所述常闭开关支路连接。
进一步的,考虑到负载的不同情况,特别是容性负载,所述光电耦合分支包括双向光电耦合分支,以确保电路对负载的正确识别。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使用者直观了解当前定时电源插座的使用状态,所述控制分支还包括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通过线路与所述计时单片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时电源插座,所述控制支路中的计时单片机上设有用于设定计时的按钮,使得所述定时电源插座可以根据人为设定的时间进行所述插座的电源的通断。所述第二插孔通过常闭开关支路与电源的零线连接,所述第三插孔通过控制支路与所述电源的相线连接,所述控制支路通过线路与所述常闭开关支路连接,使得所述控制支路在计时到达时,通过所述线路控制所述常闭开关支路断开,实现了定时电源插座自动断电的功能,解决了由于人为疏忽导致充电计时的不准确,使得充电效果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时电源插座的电路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定时电源插座的电路中控制分支的电路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电源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定时电源插座对应的定时电源插座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定时电源插座,解决了由于人为疏忽导致充电计时的不准确,使得充电效果不佳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时电源插座,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相配合的外壳,所述底板上设有插孔组件11,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插孔组件11相对应的插孔,所述插孔组件11包括第一插孔111、第二插孔112和第三插孔113,所述第一插孔111接地,所述第二插孔112通过常闭开关支路12与电源13的零线131连接,所述第三插孔113通过控制支路14与所述电源13的相线132连接,所述控制支路14通过线路15与所述常闭开关支路12连接,所述控制支路14在计时到达时,通过所述线路15控制所述常闭开关支路12断开。
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支路包括计时单片机21,所述计时单片机21上设有用于设定计时的按钮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新飞亚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新乡新飞亚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34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