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锁钩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22930.0 | 申请日: | 201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6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封庆伟;胡晓春;贺龙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8 | 分类号: | B60N2/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锁钩。
背景技术
参见图1和图2,目前市场上带后翻功能的座椅100主要采用车身200上安装的锁扣210与座椅100上的锁止钩110扣合实现锁止。座椅100的后翻转机构通过螺栓与车身地板连接,需要翻转座椅100时,手动板动锁扣210上的手柄211,锁扣210上的环212越过锁止机构110上的挂钩111,使座椅100前端的锁止撤销,座椅100后翻实现其他操作。
参见图3和图4,通常座椅100上的锁钩110是由2~3mm的金属板冲压成型,通过铆钉112与座椅的滑轨120连接,并通过螺栓113和螺母114与座椅100上的隔热板130连接,在锁钩110的前部成形有与车身200上的锁扣210形成对接的挂钩111。
上述锁钩110的不足之处表现在:1)挂钩111跨度大,导致机构形状复杂,冲压成型困难,制造成本高,2)零件较重,不符合整车轻量化要求。3)冲压成型的挂钩111有划伤使用者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锁钩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化、成本和重量均能大幅度降低的汽车座椅锁钩,该汽车座椅锁钩的挂钩部分头部圆滑,不会划伤使用者。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汽车座椅锁钩,其特征在于,该汽车座椅锁钩是由一块金属连接板和一段用钢丝折弯形成的挂钩连接而成。
所述金属连接板与用钢丝折弯形成的挂钩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在所述金属连接板与用钢丝折弯形成的挂钩连接处的金属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以包容所述钢丝的翻边。
所述翻边相对于金属连接板板面的角度为90度~150度,翻边高度为所选钢丝直径的0.6~1.2倍。
在所述金属连接板与用钢丝折弯形成的挂钩连接处的金属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以包容所述钢丝的凹坑。
所述凹坑深度为所选钢丝直径的0.6~1.2倍。
所述凹坑的坑口宽度小于凹坑的最大直径。
所述钢丝直径为Φ5mm~Φ8mm。
在所述金属连接板的外侧开设有用以将所述金属连接板与座椅滑轨连接的铆钉孔。
在所述金属连接板的内侧焊有用以与隔热板连接的螺母。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用钢丝折弯形成的挂钩与金属连接板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个整体,并通过铆钉使锁钩与滑轨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锁钩得到极大的简化,没有多余的材料,成本和重量都大幅降低,且挂钩头部圆滑,不会划伤使用者。本实用新型通过FEA计算,该结构能够满足国家标准对于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和座椅头枕静强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座椅上的锁钩与车身上的锁扣扣合实现锁止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座椅上的锁钩与车身上的锁扣解除锁止,前排座椅翻转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座椅上的锁钩安装示意图。
图4为现有座椅上的锁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汽车座椅锁钩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汽车座椅锁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汽车座椅锁钩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汽车座椅锁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汽车座椅锁钩中金属连接板与钢丝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汽车座椅锁钩相对于安全带固定点强度的曲线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汽车座椅锁钩相对于座椅头枕静强度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29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动调角器连接机构
- 下一篇:插入在电感器周围的图形填充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