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门框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22909.0 | 申请日: | 201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2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金城 |
主分类号: | E06B1/52 | 分类号: | E06B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门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框,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在制造时预先组接成型,而后再安装在工地的门边,或可以将各部构件分段逐一安装及组接成型在门边的改进的门框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门框是由两侧框及一顶框所组成,可以安装在门边,以提供在门框中枢设一门板,使门板得以转动开启及关闭。如图1及图2所示,公知的侧框及顶框是由铁件10、框杆20及两边条30所组成;该铁件10为一体成型的固定片101及两插接片102所构成的门形长条,可以将铁件10的固定片101贴靠并锁合在门边40;该框杆20是在外侧面设有两道对应该插接片20的沟槽201,内侧面凸设有一道用以限制门板单向开启及关闭的挡止部202,并在两侧面分别凹设有一道嵌槽203,以借由该沟槽201组合在铁件10的插接片102,再使用数根螺丝从框杆20的嵌槽203锁入插接片102,使框杆20结合在铁件10并固定在门边40;而该边条30为一面设有一嵌条301的长条,可以将嵌条301插接在框杆20的嵌槽203,用以遮蔽铁件10、框杆20及门边40组装缝隙。
但上述公知的门框结构,实际安装组接成矩形的门框时,必须分段先将铁件10锁合在门边40,再分段将框杆20的沟槽201与铁件10的插接片102组合,最后再将两边条30组合在框杆20的两侧面,因此只能在建筑工地分段进行安装及组接成矩形,而不能在工厂制造时先将三根以上的铁件10及框杆20组接成为矩形,再将铁件10组合在框杆20外侧面,若先将铁件10组合在框杆20,将导致铁件10的固定片101不能进行锁合在门边40的动作;反之,若先将铁件10锁合在门边40组成矩形,则预先组接成矩形的三根框杆20将不能再嵌入铁件10;由此可见,只能依上述方式在工地分段组装,如此就容易导致工地零乱,安装程序繁琐。而且,公知铁件10的插接片102及框杆20的沟槽201长度等于门眉到底板的高度,其总长度过长,导致于插接片102或沟槽201稍有偏差,框杆20就不能组合在铁件10,当在工地分段安装时,就容易造成不能组合的麻烦。
因此,如何实用新型出一种门框结构改良,以使门框可以在工厂制造时预先组接成矩形状,而后再安装在工地的门边,或可以将各部构件分段安装及组接成型在门边,从而达到容易安装门框的功效,将是本实用新型所欲积极公开之处。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公知门框结构的缺憾,创作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凭其从事该项产业多年的累积经验,进而研发出一种改进的门框结构,以期达到容易安装门框于门边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改进的门框结构,其借着框杆、至少一第一固定单元,以及至少一第二固定单元的结构及改进的组合关系,致使门框可以在工厂制造时预先组接成型,而后再安装于工地的门边,或可以将各部构件分段安装及组接成型在门边,进而达到容易安装门框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改进的门框结构,其借着上述框杆、至少一第一固定单元,以及至少一第二固定单元应用成为一门框结构,进而达到容易安装门框的目的。
为达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改进的门框结构的实施内容包含:框杆,该框杆包含外侧面设有两道沟槽、内侧面设有门板挡止部、两侧面分别设有嵌槽,及在外侧面的靠近一侧面处设有至少一凹槽;至少一第一固定单元,该第一固定单元包含分离的门边固定条及框杆固定条;该门边固定条具有固定片,及一体成型在该固定片一侧边的连接片,该固定片用以结合在门边;该框杆固定条具有锁合片、一体成型在该锁合片一侧边的插接片,及一体成型在该锁合片另一侧边的连接片,该框杆固定条的连接片结合在该门边固定条的连接片,该插接片插设结合在该框杆的沟槽中;以及至少一第二固定单元,该第二固定单元包含一门边固定片,及一体成型在该门边固定片一侧边的一框杆固定片,该门边固定片用以结合在门边,该框杆固定片插设结合在该框杆的凹槽中。
为达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改进的门框结构的实施内容还包含:两侧框及一顶框;各侧框包含与上述结构相同的一侧框杆、至少一第一固定单元及至少一第二固定单元;该顶框包含一顶框杆,该顶框杆跨设在该两侧框的侧框杆上端,使该顶框杆的两端分别结合在该侧框杆的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金城,未经陈金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29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 下一篇:生产二氧化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