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桩码头新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22841.6 | 申请日: | 201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5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关;程泽坤;陈奉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D2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码头 结构 | ||
1.一种高桩码头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桩码头新结构的分段长度不小于120m;所述新结构中桩基的桩顶采用铰接形式;所述新结构中位于距温差变形平衡线25m以外的叉桩或斜桩均采用小横向夹角布置,位于距温差变形平衡线25m以内的叉桩或斜桩沿纵向布置;所述新结构中位于分段两边缘的第一跨排架间距小于内跨排架间距;所述码头伸缩缝处的轨道衔接采用多小段间隙不超过20mm的轨道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桩码头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的桩顶采用铰接形式,对非完全铰接桩顶弯矩大于桩身抗弯的基桩,所述桩顶混凝土接触面外铺设低强度的防腐材料垫片;所述接触面范围内布置有直径小于接触面直径的连接钢筋笼,所述连接钢筋笼内设置连接插筋;所述连接钢筋笼的主筋及插筋采用直径不小于28mm的2级钢或3级钢;所述连接钢筋笼的主筋与插筋在接触面附近涂抹柔性防腐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桩码头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距温差变形平衡线25m以外的叉桩或斜桩布置采用的小横向夹角的角度在12~18°范围内;与所述叉桩或斜桩碰桩的相邻直桩改为斜度约20∶1的反向纵向斜桩,并且所述叉桩或斜桩桩顶与碰桩的相邻直桩桩顶采用偏离排架轴线约10cm错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桩码头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距温差变形平衡线25m以内的叉桩或斜桩沿纵向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桩码头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连接结构包括跨越伸缩缝(19)的主轨道(11),附轨道(16),连接片(12),底板(13)、立板(14)、压板(15)、顶板(18),所述主轨道及附轨道的两端肋板上各有一圆孔(1113),所述连接片两端各有一长形孔(123),所述主轨道与附轨道以及附轨道之间采用螺栓穿过圆孔(1113)及长形孔(123)串联连接,螺栓与连接片长形孔(123)有纵向间隙,所述主轨道以及附轨道的轨道顶面(111)两端部设置有主斜角(1111),主斜角的锐角端设有倒角(1112),所述主轨道底面(112)下焊接钢板(17),所述附轨道的数量根据伸缩缝的最大伸缩量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桩码头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轨道(11)的两端以及附轨道(16)搁置于底板(13)上;底板(13)上焊接两个立板(14),立板的内侧设有压板(15),压板通过螺栓与立板连接,主轨道及附轨道被限制在底板(13)、立板(14)及压板(15)所围成的区域内纵向滑行;在所述立板(14)上焊接顶板(18)用于防止压板(15)跳出并形成码头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高桩码头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有可调整底板位置的半开孔(131),所述预埋螺栓在铺设轨道前预埋于现浇混凝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284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扁钢吊运工装
- 下一篇:多腔负压吸附型爬壁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