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驱动行走的收割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22404.4 | 申请日: | 2010-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1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罗耀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耀刚 |
| 主分类号: | A01D41/02 | 分类号: | A01D41/02;A01D69/03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 地址: | 674200 云南省丽江***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驱动 行走 收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割机,特别是一种液压驱动行走的收割机,属于农用机械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化农业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高效农业机械正不断走进农民家中,走进各种田间地头,为农业生产服务,收割机就是它们中的一种。现有的收割机大多采用轮式行走底盘或者履带式行走底盘来实现收割机的行走,并依靠变速箱、半轴传递发动机动力至驱动轮,这种结构确定了变速箱底部为最小离地间隙,左右驱动轮只能形成同步旋转,不能起到差速作用。当道路条件左右不同时,左右履带就会产生侧滑,从而不能保持直线行走;当需转弯时,只能制动一边,才能完成转弯,由于履带与地面接触面积较大,从而使转弯阻力增大,当运动一边的行走力小于制动一边的阻力时,根本无法转弯行走,导致收割时间被耽误,给农户带来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履带式收割机行走采用传统变速箱、半轴驱动所带来的底盘结构过于复杂,油耗高,维修、保养极为不便,离地间隙小,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驱动行走的收割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液压驱动行走的收割机,包括其上带收割器、输送器、脱粒器、动力机的工作台,支撑固定工作台的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左、右两履带的驱动轮分别通过短轴与对应的独立液压马达相连接,以便通过各独立的液压马达分别驱动各对应的履带驱动轮转动,进而带动收割机行走或移动。
所述左、右对应的独立液压马达分别通过各自的输油管与分配阀及油泵相连接,以便通过油泵、分配阀及输油管分别向液压马达提供驱动行走的动力液压油,实现不同的行走。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从结构上省去了变速箱、半轴,大大提高了离地间隙,从而改善了收割机的通过性能;左右履带可通过控制供给液压马达液压油,任意改变左、右驱动马达的转速,从而控制左、右履带的行走速度,起到差速作用;在转弯时,可控制液压油通过液压马达的方向及流量,从而改变履带行驶的方向和速度,达到转弯的目的,同时减小履带与地面转弯时所产生的阻力,降低其对地面的破坏,同时减少零件的使用量,快捷、方便地进行维修、保养,节约大量的行走用燃油,实为一理想的液压驱动式收割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之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驱动行走的收割机,包括其上带收割器1、输送器2、脱粒器3、动力机4的工作台5,支撑固定工作台5的履带式底盘6,如图1,其中左、右两履带7的驱动轮9分别通过短轴8与对应的独立液压马达14相连接,左、右对应的独立液压马达14分别通过各自的输油管13与分配阀15及油泵11相连接,以便通过油泵11、分配阀15及输油管13分别向液压马达14提供驱动行走的动力液压油,实现不同的行走,如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耀刚,未经罗耀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24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心食品挤压成型模具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