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复合杆塔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21107.8 | 申请日: | 2010-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5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英;郭志红;刘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固缘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2/02 | 分类号: | E04H12/02;E04C5/01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复合 杆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电气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的将金属与绝缘材料复合在一起的杆塔。
背景技术
现有的管型杆塔多由钢材或钢筋混凝土制成,是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主要支撑部件。
钢管输电杆塔普遍存在质量大、易腐蚀等问题,使用寿命较短,并且施工运输和运行维护困难,安装费用高,容易出现各种安全隐患。
高寒地区混凝土杆常发生冻融循环破坏,而铁塔常发生低温冷脆破坏。钢材还易被人为偷盗破坏。
目前,我国大部分输电线路,都沿用传统的铁塔配钢制横担悬挂绝缘子串的形式运行。钢制横担必须配置很长的绝缘子串,才能满足绝缘距离和爬电距离的需要,但这会导致绝缘子的风摆很大,加之长距离的钢制横担,极大地增加了线路走廊,增大了土地使用面积。
这种杆塔在大风、雷电、雨雾等恶劣天气下还容易发生雷电闪络、覆冰闪络、污秽闪络、雾露闪络等故障,严重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近年来,复合材料杆塔应运而生,与传统杆塔相比,具有强度大、重量轻、耐腐蚀、寿命长等优点,与特制的横担绝缘子相配合,可以大大地提高其闪络电压。但现有的复合杆塔整体用树脂等绝缘材料制成,虽然强度及韧性都很高,却存在着挠度过大的问题,至使架空线路的线路走廊扩大,浪费了土地使用面积。同时,这种复合材料内部为纯绝缘结构,无法为雷电流提供泄流通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杆塔,通过将金属材料嵌入复合材料杆塔内,来改善杆塔的刚性,并为雷电提供泄流通道。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新型复合杆塔,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绝缘材料杆塔体和嵌于杆塔体内的金属框架,所述的金属框架自杆塔底部延伸至杆塔顶部。
金属框架既能增强杆塔的刚性,减少杆塔挠度,又可以将零电位引至塔头,并为雷电流提供泄流通道。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取如下技术措施或者这些措施的任意组合:
所述的金属框架包括若干自杆塔底部延伸至杆塔顶部的金属导电加强条,所述的金属导电加强条分离地嵌于绝缘材料杆塔体内,这些金属导电加强条在横截面上以杆塔体轴心为中心均匀分布。
所述杆塔体的横截面成环形,其内开设有从底部至顶部的空腔,节省材料又能提高强度。
所述的金属框架为设于杆塔体内的金属管,金属管的内侧设有绝缘防腐材料层。
所述杆塔体的横截面外边呈圆形。
所述杆塔体的横截面外边呈多边形。
所述的金属框架为钢质框架。
所述的杆塔体为绝缘树脂杆塔体。
所述的金属框架与杆塔体之间设有缓冲层,对金属框架与杆塔体不同材料之间的形变差进行缓冲。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既减少了钢材的使用量,又起到增大绝缘的目的,塑钢复合材料的应用使杆塔强度更大,重量较轻,耐腐蚀能力强,不会发生低温脆变破坏,与特制的横担连接件配合,可以大大提高线路的闪络电压,提高抗覆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土地使用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边形杆塔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形杆塔结构示意图。
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的新型复合杆塔,杆塔体1主要采用复合绝缘材料制成(如绝缘树脂),其中央挖空,横截面呈环形。其外形根据实际需要,可制成圆形(图3)或者多边形(图2)。
杆塔体1内预埋有金属材料的框架2,框架可包括很多个竖向的金属导电加强条,这些加强条与杆塔体1同轴分布。框架2一般采用钢质材料。
为了适应框架与杆塔体不同材料之间的形变差,可在两种材料之间加设一层弹性缓冲层。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框架2还可采用如图4、图5所示的管形结构,即在复合杆塔体内套入一个金属管,金属管的内侧填充一定厚度的绝缘防腐材料层3。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复合材料杆塔中嵌入金属材料,加强了刚性,同时金属材料给雷电流提供了泄流通道。
应当指出,本实施例仅列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固缘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固缘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11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持续给药的气管导管
- 下一篇:一种麻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