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体碎片清理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20888.9 | 申请日: | 2010-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2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洋;倪恩光;张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华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碎片 清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清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制作电池片时的加工工具的管体碎片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管体,在平时的清理维护工作中,由于管体内热电偶的存在,会造成碎片嵌入到热偶和管体底部之间,会造成氮化硅残留进入到真空泵中,使得气路的产生污染,导致真空泵发生卡死现象。
中国专利CN200920070834.4,公开一种制备太阳电池的石英管体,该石英管体是将通常使用的封口式石英管体改造为两端开口的形式,其通过开口处安装两根细长的小石英气管固定在管体内壁上,通过小石英气管上设置均匀分布的气孔,保证管体内气氛均匀,解决了制备太阳电池扩散过程中批次间气流不均引起方块电阻不均匀的问题,并且降低气体消耗量,提高了电池转换效率的稳定性,极大的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产品寿命。 此实用新型所述管体,虽然使得管体的内气均匀,但无法把管体内残留物清理,造成设备出现故障,影响产品生产和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和效率的管体碎片清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管体碎片清理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的底端面设有向内凹的清理槽,所述的清理槽的上部的管体内设有吹气孔。清理槽有利于清理热偶部分能卡入清理工具内,减少热偶附近碎片残留,气孔是连通氮气,气孔的开孔向下,借助氮气将小的碎片及氮化硅粉尘吹出炉管外,使得清理工作进行的更加彻底。
作为优选,所述的吹气孔设在管体的中心位,所述的吹气孔与设在管体侧壁上的气孔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管体的侧壁设有二组相对应的气孔,所述的气孔开孔向下。
作为优选,一组气孔由三个气孔相组成,二组气孔呈向下扩散状分布,三个气孔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的清理槽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状。方便操作,省时省力。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体碎片清理装置,结构简单,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管体碎片清理装置,包括管体1,所述的管体1的底端面设有向内凹的清理槽2,所述的清理槽2的上部的管体1内设有吹气孔3,所述的吹气孔3设在管体1的中心位,所述的吹气孔3与设在管体1侧壁上的气孔4相连通,所述的管体1的侧壁设有二组相对应的气孔4,所述的气孔4开孔向下,一组气孔4由三个气孔4相组成,二组气4呈向下扩散状分布,三个气孔4均匀分布,所述的清理槽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华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未经绿华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08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