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碳型生物或煤发电充电车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19994.5 | 申请日: | 2010-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6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新;倪红军;蒋高明;庄会永;吴国庆;王文蔚;钱达;窦观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窦观一 |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F02B43/10;F02B45/00 |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 地址: | 2264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碳型 生物 发电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发电充电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新能源汽车和充电站是重头,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显示,未来对新能源汽车扶持的主攻方向将放在纯电动汽车上,并将对燃料电池汽车持续关注;2020年前混合动力汽车将扮演节能减排的重要角色,国家将减免相关税收,中央财政安排上千亿元规模的资金扶持纯电动汽车及自主电动汽车零部件的发展。具体要求:新能源汽车在2015年要达到初步产业化,市场保有量超过50万辆;到2020年新能源产业化和市场规模要达到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00万辆。然而,专家指出:“目前国内所有的新能源汽车,没有一辆是低碳的。”由于我国电力70%靠煤炭,根据欧盟联合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使用煤电充电的汽车,其温室气体排放比汽油或柴油增加至少一倍。“两难”的是,在中国所有节能减排措施里,新能源属“垃圾股”并不值得喜气洋洋。道理很简单,就是太贵,消费不起。据了解,我国光伏太阳能上网每度要1.70元,风电每度0.61元,而煤电每度0.38元。我国现在的能源,特别是电力,价格在亚洲位居前三甲,如果再提高新能源的比重,势必还会提高能源的价格,拉高CPI,降低我们的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在于开拓农村市场和充电站的建设。目前大城市的电动汽车之所以不受青睐,主要是行驶距离短、充电不方便。而在农村,只要“有了电”,电动汽车和充电反而不成问题。电动汽车采用蓄电池作动力源,由于受容量的限制,致使续驶里程和爬坡、加速性能不及通常的汽车,难以达到加满油后400~500公里的里程。汽车的行驶半径几百公里以至上千公里,要跨省区行驶,如果离开了大量的充电站,电动汽车将难以行驶、难以销售、难以大量生产。因此,将生物发电和液体燃料、生物质成型燃料与饲料、绿色煤电与充电、甲醇与氨燃料电池功能的“模块”组合起来,由移动的模块进行发电和充电,低成本地利用生物质、清洁煤和智能电网,是我国低碳经济和新能源发展的方向。
我国新能源发展很快,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风能还是太阳能,输出都具有不稳定性,需要有分布式能量储存调峰体系,才能够使电网更坚强、可靠、可控和稳固。而目前电网完全无法应对这样的不确定性,传送过多的电力没人消费会使整个系统烧毁。现有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发电”保持“满负荷”运转,其结果是,在10%的时间里,美国全国的用电量只有发电总量的1/4。蓄电池虽然也能储能,但电池组再大也无法存储足够的电力,而且电池储能化学反应复杂,成本高,污染重。目前,我国调峰的主要手段是建设抽水蓄能电站。专家认为,建立5000万千瓦的电站需要2000多亿元。而利用现有的供电系统为电动车电池充电分散调峰5000万千瓦的充电设施远用不了1000亿元。
分散发电能提高电网运转效率并防止停电。由于模块能拆分组合,可以大到为发电厂、变电站联网储能,小到提供企业、家庭独立使用。移动发电厂能使电网保持活力,为电网储备电力。夜间续电,第二天再把多余的电卖给电网。可满足居民社区或商务楼宇的供电需要,在连入城乡电网后,将平衡昼夜、不同季节的用电差异,调剂余缺、削峰填谷,保证电力供应稳定充足。“夜电日用”将大有市场,由于电表分时计费,“夜电”价格仅为“日电”的一半。此外,可调峰发电还可瞄准市场上的“优质供电”(即可靠性很高的“保障电”)众多经不起停电的用户,包括数据库、医院、连续工作的厂矿及电信部门等。这种“电力银行”还可用于银行、证交所、期交所等的24小时大功率备份电源,以应付电网供应中断等突发事件。这样,能减少用电量,降低成本,同时又能为新能源调峰的电力“净计量”,把多余的电力回售给电网来创收。而可调峰发电一旦投入运行,这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供电系统也可以用来为汽车充电。当充电调峰站到达一定规模时,风能和太阳能等也就成了连续和稳定的电源,成了农村、家庭和企业经济实惠的电力来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窦观一,未经窦观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99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