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传感器模块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19646.8 | 申请日: | 2010-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2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武怡康;徐宇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合普瑞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L9/00 | 分类号: | G01L9/00;G01L2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杜启刚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传感器 模块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压力传感器模块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的压力传感器模块电路包括压力传感器、AD转换芯片。传感器内部是由四个压电电阻组成的桥臂电路,电阻的阻值会随着温度和气压的改变而改变。常用的传感器模块电路由于传感器特性存在误差,需要通过调节外围电阻的阻值,改变差分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使输出值达到要求。传统的压力传感器模块需要在生产线逐一抽压,通过调节电阻的方法进行校准。校准的操作烦琐,生产效率低;通过这方法校准的传感器模块精度较低,因为在常温下进行抽压校准,压力传感器模在与校准条件不同的温度环境工作时,误差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校准工作简便,生产效率高,传感器模块工作精度较高的压力传感器模块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力传感器模块电路,包括压力传感器、AD转换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压力传感器校准参数的存储器,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接AD转换器的信号输入端,AD转换器的信号输出端接通信接口,所述存储器的数据输出端接通信接口。
所述的通信接口包括数据输入输出引脚和时钟信号引脚,AD转换器的数据输出引脚和存储器的数据输入输出引脚分别接通信接口的数据输入输出引脚;AD转换器的时钟信号引脚和存储器的时钟信号引脚分别接通信接口的时钟信号引脚。
所述的通信接口包括复位引脚和主时钟信号引脚,AD转换器的复位引脚接通信接口的复位引脚;AD转换器的主时钟信号引脚接通信接口的主时钟信号引脚。
所述的存储器是EEPROM存储器。
本实用新型压力传感器模块电路在传统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存储压力传感器校准参数的存储器,存储器可以存储传感器的特性参数、灵敏度系数、温度系数等校准参数。压力传感器模块电路工作时,外部控制器从存储器中读出校准参数,对AD转换器输出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准确气压值和温度值,所以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压力传感器模块电路相比工作精度高,无需通过调节电阻的方法来进行校准,校准工作简便,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力传感器模块电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压力传感器模块电路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模块电路包括压力传感器U2、AD转换器U1、通信接口J1和存储压力传感器校准参数的EEPROM存储器U3。
通信接口J1包括数据输入输出引脚SDA、时钟信号引脚SCLK、复位引脚XCLR和主时钟信号引脚MCLK。
AD转换器U1包括数据输出引脚SDA、时钟信号引脚SCL、复位引脚XCLR、主时钟信号引脚MCLK、信号输入引脚P1和信号输入引脚N1。
压力传感器U2包括信号输出引脚VOUT-和VOUT+。
EEPROM存储器U3包括数据输入输出引脚SDA、时钟信号引脚SCL。
压力传感器U2的信号输出引脚VOUT+接AD转换器U1的信号输入引脚P1,VOUT-接AD转换器U1的输入引脚N1。
AD转换器U1的数据输出引脚SDA、时钟信号引脚SCL、复位引脚XCLR、主时钟信号引脚MCLK分别接通信接口J1的数据输入输出引脚SDA、时钟信号引脚SCLK、复位引脚XCLR和主时钟信号引脚MCLK。
EEPROM存储器U3的数据输入输出引脚SDA、时钟信号引脚SCL分别接通信接口J1的数据输入输出引脚SDA、时钟信号引脚SCLK。
EEPROM存储器U3在进行校准时通过通信接口J1写入压力传感器校准参数,校准参数包括传感器的特性参数、灵敏度系数、温度系数等。压力传感器模块电路工作时,外部控制器从存储器中读出校准参数,对AD转换器输出的数据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出准确气压值和温度值,本实施例与传统的压力传感器模块电路相比工作精度高,而且无需通过调节电阻的方法来进行校准,校准工作简便,生产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合普瑞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合普瑞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96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装置的平面结构
- 下一篇:超薄晶圆移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