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晶显示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18365.0 | 申请日: | 201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8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吴祖喜;卜发林;谢才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飞格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模组,尤其是手机等手持设备的液晶显示模组,一般都包括一个背光模组和一个液晶显示面板。一般希望背光模组所发出的光能够从正面均匀照亮液晶显示面板,但是由于背光模组和液晶面板之间的结合问题,现有的液晶显示模组时不时就会出现侧面漏光的现象,这就导致整个液晶显示模组给人做工太粗糙的感觉,同时影响了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及美观。最新的技术中,在背光和液晶显示面板的边缘,采用双面胶粘贴。此种方式不但能够方便的将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结合在一起,而且能够有效的防止液晶显示模组漏光。但是此种方案制作的液晶显示模组,偶尔还是会出现漏光的现象,因而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所用背光,解决现有液晶显示模组漏光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液晶显示面板和黑白双面胶,所述背光和液晶面板的边缘采用所述黑白双面胶粘接而结合;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背光胶框和黑白双面胶,背光胶框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导光板和黑白双面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背光内框压在导光板边缘,所述黑白双面胶粘贴在导光板和胶框上,且所述黑白双面胶上设置有凸出部,所述背光内框上对应凸出部的位置设置有避让开口,装配后凸出部即伸入此避让开口 中。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避让开口处,将所述双面胶在对应处局部加宽,从而使得防漏光的效果更好。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背光胶框在有避让口处的宽度为0.93mm,在无避让开口处的宽度为1.33mm;所述黑白双面胶在背光胶框有避让口处的宽度为1.54mm,在背光胶框无避让口处的宽度为1.3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由于背光外框侧壁并没有设置供凸出部穿入的卡口,从而导光板内的光线并不容易从凸出部漏到背光模组之外,从而减少了漏光的发生。
进一步设置加宽围栏,并相应的对双面胶局部加宽之后,避让开口被完全封闭,进一步避免的漏光的发生。
再进一步加宽背光内框和双面胶的宽度,可更好的防止漏光;而且黑白双面胶与背光内框的粘贴面积也可增大不少,当有外力作用于背光模组的时候,导光板也不再那么容易与脱离,这就使得背光模组的结构更加牢固,从而也提高了整个液晶显示模组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液晶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局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液晶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局部的局部放大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液晶显示模组一般如图1所示,包括叠置在一起的一个背光模组1和一个液晶显示面板2。背光模组1和液晶显示面板2的边缘,通过一层双面胶3(如图中方格阴影区域所示)粘接而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液晶显示模组。双面胶3一般选用吸光性能好,且粘接力大的黑白双面胶。
所述背光模组1一般主要包括一块导光板11、一个背光胶框和一个黑白双面胶,其中背光胶框包括背光内框12和背光外框13。背光胶框形成一容纳所述导光板11的容置空间,所述导光板11即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背光胶框压在导光板11的边缘,从而将导光板11压在背光胶框内,所述黑白双面胶粘贴在背光胶框上,形成结合在一起的背光模组。背光胶框的中间区域镂空,以使得LED灯发出的光线经导光板11后可以从一面透射出,从而照亮与其紧贴的液晶显示面板2。经过我们的研究发现,漏光一般都发生于导光板11与背光胶框的连接处。如图2所示,多数情况下,导光板11内的一小部分光线一般从凸出部111露出至背光胶框之外。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液晶显示模组如图3和图4所示,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背光胶框对应黑白双面胶凸出位置设置有避让开口121,装配后凸出部即伸入此避让开口121中,这样的设计增大了黑白双面胶的面积,即增大了双面胶与背光胶框的粘贴面积,从而可以减少漏光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飞格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飞格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83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便签的手表
- 下一篇:一种镜片和镜框一体化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