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活污水尿液源分离管道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17971.0 | 申请日: | 2010-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2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仇付国;郝晓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3F3/02 | 分类号: | E03F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污水 尿液 分离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排放管道,特别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尿液源分离管道,属于给排水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氮、磷等有价值的营养物质,其中尿液是生活污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生活污水中大约80%的氮、50%的磷来自于尿液。目前尿液通常与污水中的其它组分混在一起,经过城市庞大的排水管网输送后,最后进行收集处理并排放,这种收集处理方式成本高,且忽视了氮、磷的回收价值。相对于生活污水的其他组分,尿液具有体积小、营养物质多的特点。目前将尿液分离后直接、间接利用在欧洲一些国家,如瑞典、丹麦、德国、奥地利、荷兰等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可和推广,国内也逐步建设了一些示范工程。
如今,最常用的分离方法是将厕所尿液与其它污水在源头处就进行分离,采用单独铺设管道的方式分别进行输送、集中,即采用生态卫生排水系统对各类污水分别收集并进行接近自然、低能耗的处理,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水能分别得到安全的回收利用,形成闭合循环系统。其中,尿液单独收集和储存,经适当处理后用作农肥;粪便则单独收集,由生态厕所加以分解处理或直接外运堆肥,使有机物尽量得到应用;而污染较轻的灰水则可以排入管道进行集中处理。这样,既减轻了下一步水处理的负荷和降低了N、P含量,又可就地采用生态处理工艺后进行综合利用。
目前采用的尿液源头分离管道通常是重力自流或真空抽吸管道,尿液收集排放管道和其他污水管道完全独立,各自单独铺设、使用,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较高,资源浪费严重,不利于城市或乡村给排水管网的集中改造。
设计一种新型的污水排放管道,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使用效率,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使用需要,就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情况,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进行城市、乡村排水管网的施工、改造,减少管道占地面积,从源头实现尿液源与生活污水分离的排水管道。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生活污水尿液源分离管道,包括污水主管道体,在主管道体内还设有相对独立的管径较小的分管道体,分管道体固定在主管道体的内壁上。
所述分管道体的数量为一个以上。
所述分管道体的管道壁由主管道体内的纵向隔断构成,隔断将主管道体内空腔分隔。
所述隔断的形状为直线形或弧线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尿液源分离管道,采用套管的形式将尿液从源头进行分离传送,避免生活污水中污染和处理过程较复杂的尿液对生活灰水的影响,使占生活污水比重较大的灰水保持相对清洁状态,简化了灰水的后期处理过程,提高了排放标准。而体积相对较小、污染较重的尿液则单独进行传送、收集、处理,处理质量可大大提高,尿液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可充分再回收利用,简化了对于尿液的处理流程,降低了处理成本,保证了处理质量,满足了回收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其具体优点为:
1.占地面积小、施工方便。将两种管道合为一体,减小了管道敷设的占地,降低了管道施工基槽的开挖和回填的土方量。
2.实现了尿液的源头分离收集排放,便于回收利用尿液当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减轻了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负荷,便于分离后的污水的处理利用。
3.可以方便的用于传统排水管道系统改造为尿液分离排水系统,利于推广和使用。
4.分离管道加工方便、生产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尿液源分离管道,主要是利用设置在污水主管道体内的管径较小的分管道体,实现尿液在源头的分离传送,降低后期污水处理成本和处理难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未经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79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