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用新型乳化的实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17732.5 | 申请日: | 201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3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洁;李恩;彭英春;倪红波;杨晓辉;胡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诺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3/08;B01F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漕河***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用新型 乳化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化学实验装置,主要用于配置乳液,特备涉及一种实用新型乳化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学实验室生产的乳液配制过程中,由于原料两相乳化后仍会带有不溶性物质,通常需要再用纱布对制备好的乳液进行过滤,这样既浪费了产品,也使操作复杂化。近几年,实验室乳化过程基本采用人工用胶头滴管的方法来滴定,这种方法延长了反应周期,影响了产品的品质,同时也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因此,需要用一种实验装置来使乳化实验简便化。
目前,乳化过程是在单独的一个容器中放置一定比例的乳剂和水相,然后通过自动搅拌器搅拌,同时用水浴加热的方法来进行测试,此种装置缺点如下:1.体系滴定稀释不够均匀,人工滴加受人为因素比较大,浪费人力;2.反应完成后的过滤步骤中,容易污染到实验台上。同时也会造成产品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用新型乳化的实验装置,解决了实验室人工滴定制备乳液的不便,节省了制备时间,操作方便,并且乳液制备更加均匀,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实用新型乳化的实验装置,包括自动搅拌器、三口玻璃反应器、过滤器、滴定管式输液管、恒温水浴锅、活塞,所述三口玻璃反应器一边瓶身的口设有与之口径配合的过滤器,另一边瓶身的口连接所述滴定管式输液管;所述自动搅拌器通过与三口玻璃反应器顶口配合的活塞伸入三口玻璃反应器的底部;所述三口玻璃反应器底部设置恒温水浴锅。
所述滴定管式输液管与三口玻璃反应器瓶身的口的连接是滴定管底部的针头插入瓶身的口的活塞连接的。
所述滴定管式输液管标有刻度线。
所述自动搅拌器的搅拌端是两层叶片和三层叶片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独创了制备乳液的有效简便的实验装置,实现了高效制备,干净操作,非人工稀释的方法。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三层叶的搅拌器,并用自动过滤器,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3.由于本实验的输液管上标有刻度,提高了实验的有效性。且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乳化的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是实用新型乳化的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自动搅拌器1、三口玻璃反应器2、过滤器3、滴定管式输液管5、恒温水浴锅6、活塞4。
所述三口玻璃反应器2一边瓶身的口设有与之口径配合的过滤器3,本过滤器是特别设计的,与口径配合,使用方便;另一边瓶身的口连接所述滴定管式输液管5,所述滴定管式输液管5与三口玻璃反应器2瓶身的口的连接是滴定管底部的针头插入瓶身的口的活塞连接的,这样就连通的整个体系,而又使整个体系处于一种相对密封的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反应乳化条件,滴定管式输液管5顶部是一个装分散剂的容器,所以需要标有刻度线,并且由于是滴定管式设计,可以通过刻度来控制分散剂的加入量,使乳化反应机械化,定量化。
所述自动搅拌器1通过与三口玻璃反应器顶口配合的活塞4伸入三口玻璃反应器1的底部,而自动搅拌器1的搅拌端是两层叶片和三层叶片中的一种,优选为三层叶片,使搅拌彻底均匀;所述三口玻璃反应器底部设置恒温水浴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由于在滴定管式输液管内放入的是分散剂成分,所以首先确定所制备乳化液的类型(即确定是水包油型乳液还是油包水型乳液,即是W/O还是O/W),将确定好后的两种原料物质分别放入三口玻璃反应器2和滴定管式输液管5,打开恒温水浴锅6,使三口玻璃反应器2温度恒定,将一定量的连续相物质放入三口玻璃反应器2内,将一定量的分散相放入滴定管式输液管5内,打开自动搅拌器1,控制好滴定管式输液管5的滴速,让体系一边在恒温下搅拌,一边滴定。完成乳化后,使三口玻璃反应器2向右倾斜,倒出乳液,此时乳液完成最后的过滤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诺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诺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77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