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合成革透气坐垫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17690.5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6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生;熊文策;李宝森;熊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华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27/00 | 分类号: | A47C27/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王阿宝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革 透气 坐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垫,特别是指一种应用合成革制作且能改善坐垫透气性能的合成革透气坐垫。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高档次座椅,坐垫大多数是使用各类动物皮革制作的。这类皮革不仅具有自然美观的效果,而且具有良好的强度从而使其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由于各种动物皮革有着自然毛孔,这类皮革制品有着良好的透气性和一定的吸潮性,人们使用这种椅垫感觉舒适。
由于各种动物皮革资源紧缺,人们逐渐寻找皮革的替代品,在这种条件下,合成革制作技术就发展起来了。目前,合成革制品已经很广泛地应用于家具如座椅,沙发,汽车座椅,以及制鞋行业等,当前,合成革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其美观程度不亚于甚至超过动物皮革。其仿真的效果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如果不特别说明,从外观上来看,即使是很有经验的皮革工程人员也很难区别皮革的真伪。
但是,合成革制作座椅垫的最大问题是透气性能不好。由于人体体表的排汗与散热的生理功能,在使用合成革制作的坐垫时,由于其透气性能很差,坐垫与人体的接触部位人体的热量与潮气很难及时排除,所以极大地降低了人体的舒适程度。因此如何既能利用合成革这种来源充分、成本较低的优点,又能提高其透气性和散热性以提高其舒适度,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采用合成革制作,且透气性好、舒适性佳的合成革透气坐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合成革面层,所述的合成革面层上设置有多个贯通其上下表面的微型孔,该微型孔的孔径为0.005-0.5mm。本设置该微型孔通过激光微孔化技术在合成革面层加工而成。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合成革面层内还依次设置有导热网格层和吸水缓冲层。通过本设置,使用超软高导热材料来制造导热网格层,以传导人体与坐垫接触产生的热量,最下层为吸水缓冲层,使用人造吸水海绵,增加人体舒适程度,同时吸收人体排出的潮气。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微型孔为间隔分布在合成革面层,且相邻的微型孔的孔心间距为0.1-10mm。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吸水缓冲层为吸水海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应用激光微孔化技术,在合成革表面形成多个微型孔,以解决合成革的透气性能。由于激光制造的微孔直径很小,外观上用肉眼看不出来,既保证了透气性,而且保持了合成革表面的美观。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介绍。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剖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合成革面层表面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I部放大图;
图4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II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该领域的技术工程师可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如图1-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有合成革面层1,所述的合成革面层1上设置有多个贯通其上下表面的微型孔11,该微型孔11的孔径为0.005-0.5mm,另外,本实施例所述合成革面层1内还依次设置有导热网格层2和吸水缓冲层3。使用超软高导热材料来制造导热网格层,以传导人体与坐垫接触产生的热量,最下层为吸水缓冲层,使用人造吸水海绵,增加人体舒适程度,同时吸收人体排出的潮气。本实施例,所述的超软高导热材料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种材料,可以直接在市场上购买。
本实施例微型孔11采用激光微孔化技术进行加工,具体技术可参见,本申请人在先公开的CN 1995399A。
本实施例所述微型孔11为间隔分布在合成革面层1,且相邻的微型孔的孔心间距为0.1-10mm。
本实用新型的合成革透气坐垫可应用于日常座椅,沙发,也可以用于汽车座椅等,不仅降低其制作成本,而且有效提高了其使用舒适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华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华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76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