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10kV拉紧绝缘双头拉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17211.X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5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林良伟;林溶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良伟 |
主分类号: | E04H12/20 | 分类号: | E04H12/2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0 kv 拉紧 绝缘 拉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杆拉紧的连接拉环,特别是涉及一种10KV拉紧绝缘双头拉环,属于电力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安在10KV线路转角处的电线杆必须有板线在角铁横担处将钢绞线和埋在地下的块石或水泥预制件拉紧,以保证线路的平衡,如果线路松动,10KV送电线路塔上的导线就会使板线带电,一旦人体碰着带电板线就会造成触电事故。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现有技术一般在拉线上连接瓷料绝缘子或者钢质内芯和外壁用橡胶材料制成的绝缘子,瓷料绝缘子虽然价格便宜,但容易破裂。而钢质内芯和外壁用橡胶材料制成的绝缘子因结构土笨,外部耐污秽不好等原因,没有被大量使用,目前大部分10KV线路的板线处于无保护状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于10KV电线杆拉紧,承受能力达到9吨拉力,满足电力设备安全要求,并且表面自洁能力好的10KV拉紧绝缘双头拉环。
本实用新型10KV拉紧绝缘双头拉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拉环和下拉环,上拉环与下拉环互相套扣连接,但两环不相接触,在上、下拉环的中部外有绝缘体,绝缘体同时将两环隔开,上、下拉环的两头外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拉环和下拉环包括热镀锌圆钢制成的U字形弯环和H形铁板焊接成型,所述的绝缘体为圆柱绝缘体,圆柱绝缘体的外壁有树脂表面层和V字形的凸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10KV拉紧绝缘双头拉环,包括上、下两个拉环和绝缘体,主要特点为每只拉环包括了热镀锌圆钢制成的U字形弯环,在U字形弯环的开口头部焊接H形铁板,上、下两只拉环套扣连接,角度错开,互相不接触,所以在两拉环之间和连接处外部都由绝缘体隔开和包围,特别是在两拉环之间要承受9吨拉力的压缩,因此,采用H形铁板受力面积大,凹部又避免互相接触,加上树脂表面层耐用、绝缘效果好,雨水一淋更干净,使用寿命长,能保证使用20年以上,并且凸筋壁薄凸角尖,类似氧化锌避雷器外型,所以材料省,外形美,防触电性能强。
本实用新型10KV拉紧绝缘双头拉环,所述的热镀锌圆钢为A3钢,上、下拉环中U字形弯环的圆钢直径为14mm,有了14mm的热镀锌圆钢,承受能力好,强度保证。所述树脂表面层的外面涂有氟特隆自洁层。有了氟特隆自洁层,尤其在V字形凸筋的表面不易结污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10KV拉紧绝缘双头拉环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单只拉环立体示意图;
图3是H形铁板底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10KV拉紧绝缘双头拉环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10KV拉紧绝缘双头拉环,如图1-图4所示,包括上拉环和下拉环,上拉环与下拉环互相套扣连接,但两环不相接触,在上、下拉环的中部外有绝缘体,绝缘体同时将两环隔开,上、下拉环1、2的两头外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拉环1和下拉环2包括热镀锌圆钢制成的U字形弯环11、21和H形铁板12、22焊接成型,所述的绝缘体为圆柱绝缘体3,圆柱绝缘体3的外壁有树脂表面层32和V字形的凸筋31。包括上、下两个拉环1、2和绝缘体3,主要特点为每只拉环包括了热镀锌圆钢制成的U字形弯环11、21,在U字形弯环的开口头部焊接H形铁板12、22,上、下两只拉环1、2套扣连接,角度错开,互相不接触,所以在两拉环之间和连接处外部都由绝缘体3隔开和包围,特别是在两拉环之间要承受9吨拉力的压缩,因此,采用H形铁板12、22受力面积大,凹部又避免互相接触,加上树脂表面层32耐用、绝缘效果好,雨水一淋更干净,使用寿命长,能保证使用20年以上,并且凸筋壁薄凸角尖,类似氧化锌避雷器外型,所以材料省,外形美,防触电性能强。所述的热镀锌圆钢为A3钢,上、下拉环1、2中U字形弯环11、12的圆钢直径为14mm,有了14mm的热镀锌圆钢,承受能力好,强度保证。所述树脂表面层32的外面涂有氟特隆自洁层5。有了氟特隆自洁层5,尤其在V字形凸筋31的表面不易结污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良伟,未经林良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72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