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的继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16679.7 | 申请日: | 2010-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1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乐芬;陈庆喜;陈喜乐;刘海;陈恩德;金伟权;孟德辉;叶孙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跃联合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58 | 分类号: | G01R1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相 智能 电能表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的继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电能表的自动接通和切断都是依靠继电器完成的,其中电磁继电器的应用尤为广泛,然而它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电能表正常工作的状态下,电磁继电器需要驱动电流来保持接通状态,这就极大的消耗了能量,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消耗更小,运行可靠稳定的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的继电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采用了永久磁钢来保持触点的状态,因此具有磁保持功能,该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包括电磁线圈接口P1和P2,电源输入端W1以及与单片机I/O引脚连接的信号控制端JDQ1A和JDQ1B;还包括NPN三极管Q1、Q2和PNP三极管Q3、Q4以及分别与所述三极管匹配的电阻R9、R10、R13和R14,其中电阻R9的两端分别接在三极管Q1的B极与E极上,电阻R10的两端分别接在三极管Q2的B极和E极上,电阻R13与三极管Q3的基极串联,电阻R14与三极管Q4的基极串联;其中通过信号控制三极管Q2和Q4的启闭的信号控制端JDQ1A经由限流电阻R8连接三极管Q2的B极,所述的电源输入端W1的其中一路连接三极管Q4的E极,该三极管Q4的C极连接电磁线圈接口P2,该三极管Q4的B极通过电阻R14连接三极管Q2的C极,三极管Q2的E极接地;其中通过信号控制三极管Q1和Q3的启闭的信号控制端JDQ1B经由限流电阻R7连接三极管Q1的B极,所述电源输入端W1的另一路连接三极管Q3的E极,该三极管Q3的C极连接电磁线圈接口P1,该三极管Q3的B极经由电阻R13连接三极管Q1的C极,三极管Q1的E极接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由于采用了磁保持继电器,并通过上述控制电路控制后,该磁保持继电器的永久磁钢能使电磁线圈保持上次驱动脉冲所注入的磁场不变,即在正常工作时不需要加驱动电流,只在有需要改变触点状态的情况下,加上反向脉冲即可,随后不需要任何驱动,极大的节省了能量,降低了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是一种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永久磁钢,如图1所示,该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的接入端P1和P2,电源输入端W1以及单片机I/O引脚上的信号控制端JDQ1A和JDQ1B;还包括NPN三极管Q1、Q2和PNP三极管Q3、Q4以及分别与所述三极管匹配的电阻R9、R10、R13和R14,其中电阻R9的两端分别接在三极管Q1的B极与E极上,电阻R10的两端分别接在三极管Q2的B极和E极上,电阻R13与三极管Q3的基极串联,电阻R14与三极管Q4的基极串联;其中通过信号控制三极管Q2和Q4的启闭的信号控制端JDQ1A经由限流电阻R8连接三极管Q2的B极,所述的电源输入端W1的其中一路连接三极管Q4的E极,该三极管Q4的C极连接继电器的接入端P2,该三极管Q4的B极通过电阻R14连接三极管Q2的C极,三极管Q2的E极接地;其中通过信号控制三极管Q1和Q3的启闭的信号控制端JDQ1B经由限流电阻R7连接三极管Q1的B极,所述电源输入端W1的另一路连接三极管Q3的E极,该三极管Q3的C极连接继电器的接入端P1,该三极管Q3的B极经由电阻R13连接三极管Q1的C极,三极管Q1的E极接地。
当JDQ1A=1、JDQ1B=0时,三极管Q2、Q4导通,而Q1、Q3截止。流经电磁线圈的电流方向为电源输入端W1依次流经三极管Q4的E极和C极、线圈的P2端、线圈的P1端、Q2的C极和E极,然后接地,继电器触点接通。
当JDQ1A=0、JDQ1B=1时,三极管Q2、Q4截止,而Q1、Q3导通。流经电磁线圈的电流方向为电源输入端W1依次流经三极管Q3的E极和C极、线圈的P1端、线圈的P2端、三极管Q1的C极和E极,然后接地,继电器触点断开。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跃联合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飞跃联合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66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板触发数字示波器
- 下一篇:液晶电视主板检测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