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硫化床锅炉上底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16266.9 | 申请日: | 201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5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程秀安;梁志国;颜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滕州富源低热值燃料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2 | 分类号: | F23C10/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23 山东省枣庄市滕***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化 锅炉 上底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硫化床锅炉上底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中小型硫化床锅炉燃料主要是煤矸石、洗混等一些低热值原料。这样的原料对锅炉的磨损非常大,尤其是水冷壁、水冷屏、屏式过热器、风帽等磨损较大。这些较大的磨损会经常造成停炉停运,或者是因定期检查而停炉。在停炉以后要把锅炉底料放掉,清理炉膛、更换风帽后重新上底料。上底料大多是人工上,少数采用料泵气体输送。这两种上料方式都有很多缺点,人工上料的缺点是:每一个锅炉底料约12-14吨重,每次上料需要20余人,经过十五个小时才能完成。并且上料过程中粉尘飞扬,对环境和设备及人员造成一定的污染与损伤,由于上料时强度大,体力透支厉害,影响了一些正常的日常维护,给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气体输送方式有投资成本大、需要占用很大的地面空间、维护费用高、需要安装部分临时管道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占用地面空间小、维护费用低、减轻职工劳动强度的硫化床锅炉上底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硫化床锅炉上底料装置,其中包括:锅炉,锅炉旁边设计有煤仓,煤仓下端的出煤口连接有给煤机,给煤机一端的出煤口连接有落煤管,落煤管的一端和所述的锅炉相连接,其特点在于:煤仓上部设计有小渣斗,小渣斗底部连接有落渣管,落渣管的一端和所述的落煤管相连接。
根据所述的硫化床锅炉上底料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小渣斗底部安装有煤切换门。
根据所述的硫化床锅炉上底料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落渣管上安装有补偿器。
根据所述的硫化床锅炉上底料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落渣管上安装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煤仓上部设有小渣斗,占用地面空间小、小渣斗内部结构简单,维护费用低。给锅炉上渣时,借用原锅炉的上煤装置,减轻职工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煤仓 2、小渣斗 3、落渣管 4、锅炉 5、落煤管
6、给煤机 7、阀门 8、补偿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硫化床锅炉上底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锅炉4,锅炉旁边设计有煤仓1,煤仓1下端的出煤口连接有给煤机6,给煤机6一端的出煤口连接有落煤管5,落煤管5的一端和锅炉4相连接。煤仓1上部设计有小渣斗2,小渣斗2底部连接有落渣管3,落渣管3的一端和落煤管5相连接。小渣斗2底部安装有煤切换门。落渣管3上安装有补偿器8。因锅炉从冷态到热态时,会产生一定的膨胀,所以在落煤管上设计安装了一个补偿器8,并且在落渣管3管道口安装了一个阀门7,以防止锅炉往小渣斗2返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炉渣在干煤棚内通过弹性给料机送到现有燃料运输系统的皮带上,到达煤仓1的上部。经卸料器卸至煤仓1上部的小渣斗2内,关闭小渣斗2底部的煤切换门,炉渣在小渣斗2底部通过渣仓进口,进入落渣管3,然后进入落煤管5再进入炉膛,完成锅炉上底料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煤时用一活动隔板关闭渣仓进口、上渣时关闭煤切换门。
管道敷设时,根据现场情况设计落渣管3管道走向,确保与煤仓夹角小于45度。尽量保持直管,减小不必要的弯曲,以便于炉渣顺利进入炉膛。
本实用新型能充分利用原有上煤系统的资源。在给料时用弹性给料机给料,能很好的控制给料量。锅炉上底料快、投入人员少,整个流程仅需3-4人,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时间、节约了劳动开支。整个流程清洁、无尘,减小了污染。这套系统不新占用地面空间。巧妙地利用了锅炉与煤仓之间的闲置空间。无需日常维护。
这种上底料方式,适应性强,能适应于各种硫化床锅炉,结构简单、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滕州富源低热值燃料热电有限公司,未经滕州富源低热值燃料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6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三体型蓄热式催化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养生保健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