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密封超薄食品容器的改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16085.6 | 申请日: | 2010-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4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蔡沧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梅洋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6/02 | 分类号: | B65D6/02;B65D43/06;B65D43/1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雪莹 |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超薄 食品容器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防止食物汤汁泄漏、且具有高抗压强度的全密封超薄食品容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密封食品容器,如专利号86210848、87216769、89200752、94222756等专利公开的密封餐盒,其密封装置由卡扣、压扣、螺旋等锁紧机构和密封元件构成,这些设计均不但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等缺点,而且不适用于塑料、纸质的快餐盒。专利号89218416公开了一种塑料吸塑快餐盒,采用二个凹凸台阶的自锁结构代替了原产品的平面吻合,使得快餐盒合起来后,不靠外边自行不可能打开,并改善了密封性能。但这种快餐盒在受挤压变形时,盒盖和盒体扣合部分会产生缝隙,仍不能有效地防止汤汁外溢。
随着超薄注塑成型技术的不断成熟,利用该技术制取的产品具有优异的弹塑性能,正是这种优异的弹塑性能,为超薄塑料容器的密封结构创造了重要的技术条件。本申请人的授权发明专利200510042475.8公开了一种具有优良的密封性能和抗压强度,能有效防止食物汤汁的溢漏,而且当挠性盒体受挤压时盒盖不易脱落的全密封超薄食品容器。其包括盒盖和敞口盒体,盒盖边沿向上延伸形成内槽壁、内槽壁的上端部水平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槽顶、槽顶的外端部向下弯折延伸形成外槽壁,由内槽壁、槽顶、外槽壁构成向下开口的环状沟槽,盒体的盒口向上延伸形成内直沿,内直沿的上端部水平向外弯折延伸形成平沿,平沿的外端部向下弯折延伸形成外直沿,由内直沿、平沿、外直沿构成盒口复沿,沟槽套扣在盒口复沿,沟槽的内槽壁内侧面与盒口复沿的内直沿外侧面贴合、且在贴合处设置锁扣部,沟槽的外槽壁内侧面上具有水平向内突起的凸块、且该凸块锁扣盒口复沿的外直沿下端部,盒口复沿的外直沿向下向外倾斜延伸、且其下端部顶持于沟槽的外槽壁内侧面。
此实用新型专利中,沟槽的内槽壁内侧面与盒口复沿的内直沿外侧面贴合、且在贴合处设置锁扣部,形成内密封结构;盒口复沿的外直沿向下向外倾斜延伸、且其下端部顶持于沟槽的外槽壁内侧面,形成外密封结构;沟槽的外槽壁内侧面上具有水平向内突起的凸块、且该凸块锁扣盒口复沿的外直沿下端部,形成防脱扣结构。从而实现优良的密封性能和抗压强度,能有效防止食物汤汁的溢漏,而且当挠性盒体受挤压时盒盖不易脱落。
但此实用新型专利,还是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一、由于内密封结构由锁扣部来实现,此锁扣部由两条相啮合的凸环来实现,由两条凸环的啮合处形成线密封,但由于凸环的截面积较小,而且容器为弹塑性较好的超薄塑料制成,当容器受压变形程度较大时,两条凸环的啮合度会下降,这样,线密封就会被破坏,从而使得内密封结构的稳定性下降。
二、同样由于内密封结构由两条相啮合的凸环来实现,开启盒盖时比较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密封结构稳定,且开启容易的全密封超薄食品容器的改良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全密封超薄食品容器的改良结构,包括盒盖和敞口盒体,盒盖边沿向上延伸形成内槽壁、内槽壁的上端部水平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槽顶、槽顶的外端部向下弯折延伸形成外槽壁,由内槽壁、槽顶、外槽壁构成向下开口的环状沟槽,盒体的盒口向上延伸形成内直沿,内直沿的上端部水平向外弯折延伸形成平沿,平沿的外端部向下弯折延伸形成外直沿,由内直沿、平沿、外直沿构成盒口复沿,沟槽套扣在盒口复沿;沟槽的外槽壁内侧面上具有水平向内突起的凸块、且该凸块锁扣盒口复沿的外直沿下端部,盒口复沿的外直沿向下向外倾斜延伸、且其下端部顶持于沟槽的外槽壁内侧面;盒口复沿的内直沿和沟槽的内槽壁呈相适配的锥状。
盒口复沿的内直沿和沟槽的内槽壁的锥度为1°-6°。
盒口复沿的内直沿和沟槽的内槽壁的锥度为1°-3°。
盒口复沿的内直沿和沟槽的内槽壁为相适配的正锥形或倒锥形。
沟槽的内槽壁的外侧面设置有加强筋。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全密封超薄食品容器的改良结构,盒口复沿的内直沿和沟槽的内槽壁呈相适配的锥状,通过此两个相适配的锥状曲面(盒口复沿的内直沿和沟槽的内槽壁)相配合来实现内密封。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当容器受压变形程度较大时,两个相适配的锥状曲面随着一起变形,始终能保持贴合状态,即,内密封不会被破坏,内密封结构较为稳定;另一方面,两个相适配的锥状曲面之间为锥面配合,不存在相啮合的凸环,开启盒盖时较为省力。
而且,本实用新型中,还可在沟槽的内槽壁的外侧面设置有加强筋,通过加强筋增大沟槽的内槽壁与盒口复沿的内直沿之间的贴合力,进一步提高了内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梅洋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泉州梅洋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60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6-00 具有全部或主要由金属、塑料、木材或其代用材料制作的两件或多件刚性的,或基本上刚性的元件相互连接或组装构成主体的容器
B65D6-02 . 以形状为特点的
B65D6-08 . 骨架或类似有孔的结构的,例如由相互编织或相互咬合的挠性材料制造的
B65D6-10 . 有由面对面隔一定间距配置的多层板构成的器壁,如双层壁
B65D6-14 . 有由层压板构成的器壁,如胶合板构成的器壁
B65D6-16 . 可折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