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洞室顶拱模喷混凝土施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15554.2 | 申请日: | 201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8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登柱;伍有刚;陈建国;罗宁;王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15;E21D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张堰黎 |
地址: | 61008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洞室顶拱模喷 混凝土 施工 结构 | ||
1.一种洞室顶拱模喷混凝土施工结构,包括锚杆、钢结构、混凝土和模板,其特征在于:锚杆固定在基岩内,钢结构通过锚杆固定,可拆卸模板悬挂固定并与基岩构成洞室顶拱浇筑空间,混凝土通过模喷位于浇筑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室顶拱模喷混凝土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模板悬挂固定结构是:在钢结构上外表面有绑扎的混凝土保护层垫块(9),横向围拎钢管(17)有按照设计半径尺寸加工弯曲成的洞室顶拱曲率,铅丝(10)与钢结构绑扎固定纵向围拎钢管(11)于最外层,纵向围拎钢管(11)支撑横向围拎钢管(17)将模板(6)固定在混凝土保护层垫块(9)和横向围拎钢管(17)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洞室顶拱模喷混凝土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包括内层钢筋网(3)、L形连接筋(8)、工字钢(4)和外层钢筋网(5);
所述内层钢筋网(3)焊接固定在锚杆上靠近基岩表面,内层钢筋网(3)全覆盖基岩;
所述L形连接筋(8)的一边焊接固定在锚杆上,一边与工字钢(4)焊接固定,工字钢(4)在洞室纵向间隔布置;
所述外层钢筋网(5)通过工字钢(4)焊接固定,位于工字钢(4)外侧,全覆盖基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洞室顶拱模喷混凝土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模板绑扎固定在钢结构的外层钢筋网(5)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洞室顶拱模喷混凝土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钢筋网(3)和外层钢筋网(5)的纵向和横向钢筋间距是20×20c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洞室顶拱模喷混凝土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6)长1.5m,宽不大于1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55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