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捻纱机罗拉转向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15416.4 | 申请日: | 2010-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3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徐顺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维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H5/44 | 分类号: | D01H5/4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74 | 代理人: | 朱以智 |
| 地址: | 4371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捻纱机 罗拉 转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捻纱机上的罗拉转向结构。
背景技术
纺纱厂目前所用的FA721-75的捻线机,均在主动轴处设有一个换向齿轮,使右下罗拉转向都是向外转动,如图1所示,使纱线直接向外输送,断头后,飘头严重,极易产生多股弱捻纱,而且影响左右锭子,断头较多,捻不匀率较大,给产品质量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客户投诉多股纱、弱捻纱现象比较频繁;虽然使用了上罗拉塑料制动片,但这种制动片的制动率在60%以下,而且极易损坏,并增加了不少机物料,从而增加了成本;再则纱断头后缠在下罗拉上转需用钩刀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经常钩伤挡车工的手,安全隐患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掉换向齿轮,改变传统右下罗拉转向从而提高产品质量的新型捻纱机罗拉转向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捻纱机罗拉转向结构,包括左上罗拉、左下罗拉、右上罗拉、右下罗拉,主传动装置,传动轮A,传动轮B,与传动轮B相配合的主传动轴及电机,所述传动轮A与传动轮B相配合并将电机输出的动力顺次传递。
即在传统装置中去掉换向齿轮从而改变左下罗拉、右下罗拉转向。
采用上述结构后,去掉换向齿轮,取消上罗拉制动片,改变纱线输出的绕线方法把纱线在上罗拉上反绕两道后输出;改造后的结构可使纱线断头后就自行缠在上罗拉上,不影响其它锭子断头,也不存在飘头,就杜绝了多股纱,而且弱捻纱也大大的减少了,并且取消用钩刀的坏习惯,杜绝了钩刀伤手的隐患;同时通过改造后产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10%,捻不匀率也由原来的5%减至为3%左右,产品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兹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捻纱机罗拉转向结构,包括左上罗拉1、左下罗拉1a、右上罗拉2、右下罗拉2a,主传动装置3,传动轮A4,传动轮B5,与传动轮B5相配合的主传动轴6及电机7,所述传动轮A4与传动轮B5相配合并将电机7输出的动力顺次传递。
即在传统装置中去掉换向齿轮8从而改变左下罗拉1a、右下罗拉2a转向。
本实用新型去掉换向齿轮8后各组件的转向请参考以下表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维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维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54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法玻璃退火窑辊道的在线更换装置
- 下一篇:水渠自动清污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