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药物缓慢控制释放体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11786.0 | 申请日: | 2010-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8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孙洪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K9/52 | 分类号: | A61K9/52;A61K47/34;A61K47/3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 地址: | 30019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物 缓慢 控制 释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物缓慢控制释放体,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小型胶囊灌装、密封药粉的药物缓慢控制释放体。
背景技术
一些疾病的治疗,需要长期小剂量给药,因此需要一次给药、而效果长期保持的治疗制剂。此外,为了达到长期抗生育的目的,也需要长效的避孕药物制剂。中国专利申请号99100283.0中公开了一种可在体内形成壁上孔隙结构的药物控释胶囊,该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控制释放膜对药物的通透性问题,若依靠手工操作将药粉装入药囊,不但不能保证一定的装药速度,而且药量也是无法准确定量的。现有的机械装药方法也无法解决小型胶囊罐装、密封药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实现将药物快速、定量装入囊管的药物缓慢控制释放体,同时不会影响药物的缓慢控制释放。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药物缓慢控制释放体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该药物缓慢控制释放体,包括药芯和包裹药芯的药物控释膜,所述药物控释膜为一囊,该囊的壁上具有孔隙结构,所述药芯包括药物载体,所述药物载体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微孔,所述微孔的直径为280-350目,所述微孔中设置有药物微粒,所述微粒与微孔内壁之间紧密结合;所述药芯为圆柱体、片状和球状中的任何一种。
本实用新型一种药物缓慢控制释放体,其中,所述药物载体为药学上可接受的聚合材料。所述聚合材料为聚乳酸、聚丙交酯、聚乳酸-羟乙酸、聚丙交酯乙交酯、聚己内酯、聚羟丁酸、聚氨酯和硅橡胶中的任一种。所述囊的长度为1cm至3cm、其内径为1-2.5mm、壁厚为0.1-0.3mm。所述药芯的长度为1cm至3cm,横截面的直径为1-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药物缓慢控制释放体中的有效量的药物是由均匀地分布在聚合材料中形成固体的药芯,药芯的作用是为了使药物成型,便于装入胶囊,药芯所含的药物遇到进入胶囊的水分应该尽快溶解释放出来,便于进一步释放到胶囊外,药物控释膜的作用是限制、控制药物释放速度,达到缓慢释放药物的目的。可以解决对小型、微小型药物缓慢控制释放体的外壳中快速、准确、定量地罐装和密封药物的技术问题,同时,由于释放体的外壳是一包裹药芯的药物控释膜(囊),该囊的壁上具有孔隙结构,因此,不会影响药物的缓慢控制释放。
附图说明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药物缓慢控制释放体中空心胶囊的示意简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药物缓慢控制释放体中药芯的示意简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药物缓慢控制释放体的示意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药物缓慢控制释放体恒定药物释放速度的曲线。
图中:1——药芯,2——胶囊,3——孔隙结构,4——微孔,5——空心胶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1-1、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药物缓慢控制释放体包括药芯1和包裹药芯的药物控释膜,所述药物控释膜为一囊,通常是指胶囊2,该胶囊2的壁上具有孔隙结构3,所述药芯1包括药物载体,所述药物载体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微孔4,所述微孔4的直径为280-350目,所述微孔4中设置有药物微粒,所述微粒与微孔内壁之间紧密结合;所述药芯为圆柱体、片状和球状中的任一种适于人体或动物体内皮下埋植的形状。所述胶囊2的形状是一管状,成型后与药芯的形状吻合,图1-2示出了一种圆柱体的药芯。所述囊的长度为1cm至3cm、其内径为1-2.5mm、壁厚为0.1-0.3mm。所述药芯的长度为1cm至3cm,横截面的直径为1-2mm。
本实用新型一种药物缓慢控制释放体,其中,所述药物载体为药学上可接受的聚合材料。所述聚合材料为聚乳酸、聚丙交酯、聚乳酸-羟乙酸、聚丙交酯乙交酯、聚己内酯、聚羟丁酸、聚氨酯和硅橡胶中的任一种。特别优选的是聚己内酯和聚氨酯、硅橡胶,他们易于加工成膜,药物通透性好。聚己内酯可在体内缓慢降解,用它制备药物缓慢控制释放体,可在体内保留2年以上,药物释放完毕后,可自行被机体降解、吸收,不需要手术取出。聚氨酯、硅橡胶为非降解材料,可在体内保留5年以上,维持药物释放时间长,但药物释放完毕后,不能被机体降解、吸收,需要手术取出。
制备上述药物缓慢控制释放体的方法,包括:
(1)制备所述药芯1,选用下列两种方式之一:取占药芯总重量为50%至80%的药物及余量为药物载体的聚合材料,通过熔融法混合后,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热塑性塑料的热成型工艺加工成性质均匀的圆柱体、环形体、球体等所需要的固体形状。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17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