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桥式整流器改良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10004.1 | 申请日: | 201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5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宋具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7/40 | 分类号: | H02M7/40;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陈红;郑焱 |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整流器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式整流器改良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改善桥式整流器的散热与内电阻的桥式整流器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为一公知的桥式整流器结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四片导件与四个二极管组合而成:第一导件910连接第一二极管951的P极与第二二极管952的P极;第二导件920连接第三二极管953的N极与第四二极管954的N极;第三导件930连接第一二极管951的N极与第四二极管954的P极;第四导件940连接第二二极管952的N极与第三二极管953的P极。从第三导件930引出的第一交流输入端子931与第四导件940引出的第二交流输入端子941输入交流电,则可从第二导件920引出的正极输出端子921与第一导件910引出的负极输出端子911输出全波整流的直流电。
制作完成图1所示的桥式整流器结构之后,于此桥式整流器结构包覆绝缘材料,并使第一交流输入端子301、第二交流输入端子401、正极输出端子201、以及负极输出端子101引出绝缘材料之外,成为市售的桥式整流器。
但是在上述的桥式整流器结构中,各导件是与各二极管接触面略等宽的条状导件,然而如此的条状导件因垂直于电流方向的剖面面积小而内电阻较高。另外,桥式整流器中的二极管、导件因电流的流通而发热,产生的热借由绝缘材料传导至外部散热,然而以条状导件连接各二极管形成桥式整流器时,条状导件与绝缘材料的接触面积狭小,以此有限的接触面积将热传导至绝缘材料,再传导至外部散热,散热的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式整流器改良结构,其包含板状的四个导件以及四个二极管组成一桥式整流器结构。四个导件包含第一导件;与第一导件位于同一平面,且位于第一导件的下边的第二导件;重叠但不接触地平行于第一导件与第二导件配置的第三导件;以及与第三导件位于同一平面,且位于第三导件的侧边的第四导件。四个二极管包含P极与第一导件连接,N极与第三导件连接的第一二极管;P极与第一导件连接,N极与第四导件连接的第二二极管;P极与第四导件连接,N极与第二导件连接的第三二极管;以及P极与第三导件连接,N极与第二导件连接的第四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桥式整流器改良结构特征在于第一导件包含从第一导件与二极管连接之处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第二导件包含从第二导件与二极管连接之处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部;第三导件包含从第三导件与二极管连接之处向外延伸的第三延伸部;以及第四导件包含从第四导件与二极管连接之处向外延伸的第四延伸部。
借此,以延伸而成的板状的导件取代公知的条状导件,增加导件垂直于电流方向的剖面面积,降低内电阻。另外,因各导件的面积增加,电流流通二极管、导件产生的热可传导至各导件,导件以较大的面积与绝缘材料接触,可快速地借由绝缘材料将热传导至外部散热,相较于公知的桥式整流器结构,散热的效果较佳。
桥式整流器结构外可包覆绝缘材料形成桥式整流器本体。桥式整流器本体可包含一通孔。借此,可利用螺丝等的固定构件将另外设置的散热结构固定于桥式整流器本体。
此时,导件于对应该通孔的位置可形成凹陷缺口,确保上述固定构件不接触各导件造成短路。
各导件可由导电性、导热性佳的金属导体,例如铜、铝等构成。
第一导件与第二导件和/或第三导件与第四导件的未与二极管连接的一面可外露于绝缘材料之外,此时,各导件可直接散热于大气,或者,各导件可隔着另外的薄片绝缘材料(例如云母片)设置散热鳍等的另外设置的散热结构。如此设置时,更可提高散热的效果。
再者,上述各延伸部的面积分别大于对应的上述各导件与二极管连接之处的面积为较佳。借此于标准化的规格内进行结构的改良,改善内电阻与散热的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桥式整流器改良结构中,还包含从第一导件引出适当长度的负极输出端子;从第二导件引出适当长度的正极输出端子;从第三导件引出适当长度的第一交流输入端子;以及从第四导件引出适当长度的第二交流输入端子。
此时,负极输出端子、正极输出端子、第一交流输入端子、以及第二交流输入端子可与对应的各导件一体地形成,但亦可为独立的构件,于独自形成之后再电性连接于对应的导件而引出适当的长度。借此,形成各导件与各端子时,可更有效地利用原料钣件,节省废料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的一种桥式整流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桥式整流器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桥式整流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保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00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