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钛合金电极板的风冷式臭氧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9973.5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2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平;刘秀阳;陈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高新开发区湘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钛合金 极板 风冷 臭氧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发生器,具体为一种采用钛合金电极板的新型风冷臭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蓝色气体。臭氧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公里的同温层下部的臭氧层中,它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防止其到达地球。
人工制造臭氧技术的发展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臭氧发生器放电氧化空气或纯氧气成臭氧;随着科学的进步,与臭氧发生器相关的电源、介电材料、气源设备与控制设备等诸方面的的技术均有很大的提高,随着臭氧应用范围的扩大,市场上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臭氧发生器,大都寿命短、效率低、对环境的适应性差,不易冷却、不易装配和维护,运输和携带都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钛合金电极板的风冷式臭氧发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钛合金电极板的风冷式臭氧发生器,包括钛合金电极板、铝合金散热片、高分子聚氟硅橡胶密封片和高效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合金电极板组成放电室,其上安装有氧气进口和臭氧出口,各钛合金电极板之间的边缘缝隙采用高分子聚氟硅橡胶密封片进行密封,以防止臭氧泄露,所述铝合金散热片安装在钛合金电极板上,所述高效驱动电路通过导线与钛合金电极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铝合金散热片下部安装有固定螺杆。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散热性能良好,工作效率高,采用的钛合金电极板不易被氧化、不易受热变形因而使用寿命很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一种基于钛合金电极板的风冷式臭氧发生器,包括钛合金电极板1、铝合金散热片2、高分子聚氟硅橡胶密封片3和高效驱动电路,所述钛合金电极板1组成放电室,其上分别安装有氧气进口4和臭氧出口5,钛合金板经过上精细磨床打磨等特殊工艺加工为臭氧发生器放电电极,较好地解决了电晕放电不均匀、电极易氧化、电极易变形、使用寿命短的局限,一般不会发生因放电电极被氧化、受热变形的维修情况;各钛合金电极板1之间的边缘缝隙采用高分子聚氟硅橡胶密封片3进行密封,高分子聚氟硅橡胶密封片3同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抗热性能和经济性,尤其是利用定点开模加工成形的高分子聚氟硅橡胶密封片3组装的钛合金电极板式间隙放电臭氧发生器在放电室内压力0.4Mpa以下不会发生臭氧气体泄露的情况;所述铝合金散热片2安装在钛合金电极板1上,铝合金散热片是目前市面上使用最广、导热效果最好的成熟产品,广泛用于各种电器设备的散热部件上,为了使臭氧发生器散热良好,组装拆卸维护方便,将铝合金散热片定点开模加工成形,表面镀导热性良好的抗氧化膜,以保证臭氧发生器的优良散热效果、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和外形美观,采用该散热片生产的风冷板式间隙放电臭氧发生器,在环境温度40℃以下不用水冷却,同样可以一天24小时连续稳定的正常工作,在用水不方便和寒冷的北方区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另外,所述铝合金散热片2下部安装有固定螺杆6,可以方便臭氧发生器的固定;所述高效驱动电路通过导线与钛合金电极板1连接,是臭氧发生器工作的原动力,主要由整流、震荡、电流放大、升压、过流过压保护等分电路组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高新开发区湘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高新开发区湘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99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挖钻机用三层嵌岩筒钻
- 下一篇:固体电解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