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搔菌栽培盖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09548.6 | 申请日: | 2010-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6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加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嘉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1/0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636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栽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的种植栽培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食用菌搔菌栽培盖体。
背景技术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已广为人知,自古被视为“山珍”,是宴席上的佳品。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食用菌是最适合人类食用的一种优质食品,因其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 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维生素C,泛酸,烟酸,叶酸,硫胺素,比多醇和生物素等)和矿物质(磷、钾含量丰富,其次是钠、钙、镁、铁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继植物性食品和动物性食品之后的第三类食品,称为菌类“健康食品”,素有“植物肉”之美誉。例如,洁白肥嫩的蘑菇,香郁诱人的香菇,香美质脆的羊肚蘑,粘滑多胶的木耳,多肉美味的牛肝菌,具有鲍鱼风味的侧耳等。它们芳香味鲜,不仅可作为调料,更重要的是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赖氨酸、苏氨酸、甲硫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其中亮氨酸和赖氨酸这两种氨基酸在粮食中含量很少,但在食用菌中含量尤为丰富。同时,食用菌的热能量(卡)比较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占脂肪总量的74.0%-83.1%,这正迎合了消费者对高蛋白低脂肪的要求,是理想的减肥食品。
目前,对食用菌的栽培技术还不完善,很多工序还相对比较复杂,浪费劳动力的同时也产不出高品质的食用菌子实体,譬如说,现有的工厂化自动化生产食用菌的填料、接种、清洗瓶体等过程要求使用大口径瓶体,栽培容器的瓶口口径大,出菇量多,无法控制。若不疏蕾,因数量多,营养不足,不利于子实体后期发育,成品菇体积小,产量低;若疏蕾,不仅损伤菌丝,效果不明显,而且需大量劳动力,种植成本大幅增加;又如,大多数食用菌在出菇时需要对料面进行搔菌,以提高出菇处菌丝的品质,并且可缩短出菇时长。目前大多数食用菌生产采用专用搔菌机或者增加一道手工搔菌工序,机器搔菌成本高,手工搔菌劳动量大且难以把握标准化,搔菌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后面出菇条件调控,成品品质不一。综上所述,现况的食用菌生产工艺上存在极大地缺陷,对食用菌栽培的发展产生极大的阻碍,不利于实现食用菌的工业化自动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搔菌栽培盖体,该装置将手工搔菌工序借由加瓶盖工序完成,省工省时,不需专用搔菌机,节省成本;还可以限制食用菌出菇范围,解决工厂化机械化大瓶口栽培菇蕾数量繁多,子实体小的问题,保证子实体可以获得足够的营养,可以在不疏蕾或者节省疏蕾用工的情况下培养大型菇,节省或者优化疏蕾工序,具有极大的使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食用菌搔菌栽培盖体,包括用于盛装培养基容器上端开口处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中部开设有一筒形通孔,作为食用菌出菇通道,筒形通孔底部设有锥形小牙,旋转盖紧盖体时即可顺便进行搔菌。
为了便于制造,所述的盖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为了实现盖体可以牢固地固定在培养基容器瓶口上,所述盖体下凸缘内壁设置有与培养基容器瓶口定位配合的环形凸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盖上本实用新型的上盖可以限制盛装培养基的容器的上开口的大小,即限制食用菌出菇范围,使得食用菌从盖体中部的小口长出,解决工厂化机械化大瓶口栽培菇蕾数量繁多,子实体小的问题,保证子实体可以获得足够的营养,节省或者优化疏蕾工序,有助于使用更少的劳动量培养大型菇,同时也使得食用菌的长势更好,更优;二、将搔菌工序借由加盖体工序直接完成,不需专用搔菌机搔菌,节省设备成本,节省劳动量,克服手工搔菌不够标准,不够均一的问题,提高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附图中:1为上盖,2为筒形通孔,3为锥形小牙,4为盖体下凸缘;5为环形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食用菌搔菌栽培盖体,包括用于盛装培养基容器上端开口处的上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中部开设有一筒形通孔2,作为食用菌出菇通道,筒形通孔2底部设有锥形小牙3,旋转盖紧盖体时即可顺便进行搔菌。
为了便于制造和节省成本,所述的盖体为采用塑料模具一体注塑成型结构。
为了实现盖体可以牢固地固定在培养基容器瓶口上,所述盖体下凸缘4内壁设置有与培养基容器瓶口定位配合的环形凸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嘉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嘉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95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