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污染土修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8813.9 | 申请日: | 201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6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祥;游波;樊舒婕;尹德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污染 修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污染土原位修复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以通过原位去除污染土中重金属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土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量的工业排放毫无疑问地给我们原本清洁的土地产生巨大的污染;另外,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类生活垃圾也不断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污染后的土不仅不能加以正常使用,反而是一种很巨大的威胁。若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污染治理,则这些污染物质将通过一定的途径扩散,危及人身健康、建(构)筑物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和人们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政府和国家逐渐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对污染后的土进行修复,实现污染土的资源化一种是一个迫切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实用,处理效率高的改进污染土修复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污染土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是:其结构包括直流电源、石墨电极、电解液、重金属吸附材料、多孔塑料板、电极保护网、重金属污染土,直流电源与电极相连,电极浸润在电解液中,电极的内侧设有电极保护网,重金属污染土放置于两个多孔塑料板之间,在多孔塑料板的外侧设有重金属吸附材料,位于一侧的多孔塑料板与电极保护网之间设有阳离子选择性透过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装置较为简便,结构简单,不需要水循环系统。可以在高效地把污染土中的重金属离子去除,达到修复污染土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直流电源1、石墨电极2、电解液3、重金属吸附材料4、多孔塑料板5、阳离子选择性透过膜6,电极保护网7、重金属污染土8以及其他相关构件组成。
直流电源1与电极2相连,电极2浸润在电解液3中,电极2的内侧设有电极保护网7,重金属污染土8放置于两个多孔塑料板(5)之间,在多孔塑料板5的外侧设有重金属吸附材料4,位于一侧的多孔塑料板5与电极保护网7之间设有阳离子选择性透过膜6。
直流电源1可采用传统直流电源,之所以采用直流电源是为了形成稳定的电场。电极2采用的为板状石墨电极,电解液3可为KNO3或NaSO4等较为稳定的盐类。重金属吸附材料4如活性炭等,与多孔塑料板5共同形成了重金属的处理区。阳离子选择性透过膜6可以使H+和金属阳离子通过,OH-则无法通过。这样可以把高pH区限制在靠近阴极的地方,提高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率。电极保护网7可用铜丝制成的网,主要减少对电极的淤堵,增大电极的散热,防治电极因热效应等导致硬化。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未说明部份与现有技术相同或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88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