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车载空气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8279.1 | 申请日: | 201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8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科;陈福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永科;陈福轶 |
主分类号: | B01D46/12 | 分类号: | B01D46/12;B01D53/04;A61L9/014;A61L9/22;A61L10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2031 广东省韶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车载 空气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车载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车厢内一般空间较小,容易积累灰尘,并且打扫不方便,而灰尘主要是由空气中漂浮的空气杂质沉淀而成,比如空气中漂浮的毛绒、粉尘及其他大颗粒杂质等。且由于汽车在装饰后,装饰材料会散发出如甲醛、茉、臭味、异味等有害物质,而汽车车厢内较为密闭,空气流通差,这就使得车箱内空气质量极差,影响人们的正常驾车,非常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而现有的净化设备,存在净化介质简单、净化方式单一的缺点,且净化介质更换较难甚至不能更换,使得净化设备只能过滤少数的空气杂质,且过滤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装方便、易维护、过滤效果好的复合型车载空气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型车载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下部设有进风孔,在壳体上部设有出风孔,其中,所述的进风孔上方的壳体内部设有过滤网组,在过滤网组上方设有引风机,在引风机上方的出风孔旁边的壳体内侧还设有负离子发生器。
上述的一种复合型车载空气净化装置中,所述的壳体上方还设有分流隔板。
上述的一种复合型车载空气净化装置中,所述的壳体由柱状筒体和筒盖构成。
上述的一种复合型车载空气净化装置中,所述的柱状筒体底部设有凸台,过滤网组设置在凸台上;在引风机两侧分别设有定位环,引风机通过定位环卡设在过滤网组与筒盖之间。
上述的一种复合型车载空气净化装置中,所述的过滤网组由从下到上相互贴合的聚丙烯滤网层、HEPA高效过滤网层、冷触媒层和活性炭层构成。
上述的一种复合型车载空气净化装置中,所述的HEPA高效过滤网层由驻极体和带静电超细聚丙烯折叠构成。
上述的一种复合型车载空气净化装置中,述的活性炭层为蜂窝颗粒活性炭层,由改性活性炭填充于纸蜂窝构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将吸附型的过滤网组与负离子发生器结构使用,在过滤空气的同时,也释放出净化物质对汽车内的空气进行全面的净化,双重净化方式结合,可以快速有效地净化车厢内的空气;同时,为了方便设备维护,将过滤网组、引风机通过定位环卡设在壳体内,当需要维护时,只需要打开筒盖,即可分别取出各部件进行更换、清洗等操作,且为了使引风机不过会过沾满灰尘而影响其正常工作,将引风机设置在过滤网组的后方,这样可以使引风机处于干净的空气中,减少清洁的频率,另外,在壳体顶部设置分流隔板,可以既可以使清新的空气向四周散开而不会由于引风机的作用集中往上升,且可以减少灰尘进入设备内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过滤效果好,且本身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1、进风孔1a、出风孔1b、柱状筒体1c、筒盖1d、过滤网组2、聚丙烯滤网层2a、HEPA高效过滤网层2b、冷触媒层2c、活性炭层2d、引风机3、负离子发生器4、分流隔板5、凸台1e、定位环6。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型车载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由柱状筒体1c和筒盖1d构成,在壳体1下部设有进风孔1a,在壳体1上部设有出风孔1b,在进风孔1a上方的壳体1内部设有过滤网组2,过滤网组2由从下到上相互贴合的聚丙烯滤网层2a、HEPA高效过滤网层2b、冷触媒层2c和活性炭层2d构成,其中,HEPA高效过滤网层2b由驻极体和带静电超细聚丙烯折叠构成;活性炭层2d为蜂窝颗粒活性炭层,由改性活性炭填充于纸蜂窝构成。在过滤网组2上方设有引风机3,在引风机3上方的出风孔1b旁边的壳体内侧还设有负离子发生器4;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维护,在柱状筒体1c底部设有凸台1e,将过滤网组2设置在凸台1e;在引风机3上下两侧分别设置定位环6,引风机2通过定位环6卡设在过滤网组2与筒盖1d之间,当需要维护时,只需要打开筒盖1d,取出定位环6,即可分别取出引风机2和过滤网组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永科;陈福轶,未经赵永科;陈福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82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固混合机
- 下一篇:一种整体式滤板滤头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