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烧水热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07357.6 | 申请日: | 201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6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科;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16 | 分类号: | B60N3/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7102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烧水 热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装置,尤其是一种汽车烧水热饭器。
背景技术
长途运输过程中吃饭问题对司机的工作健康影响很大,在长途、野外或堵车时,可口温舒的进食对他们的工作情绪和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司机的热水热饭问题很重要,但是在遇到无人区及野外战争等情况下,烧水热饭就成了奢望,本实用新型即可解决此类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利用汽车电源解决野外运输司机的便利生活急需的吃、喝、舒适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烧水热饭器,包括带杯盖的电热杯,所述电热杯底部设底座,底座内装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电源插座设在底座侧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作为加热器电源的点烟器插头,所述点烟器插头一端可插入汽车点烟器插座内,另一端引出两股连接线分别和电热杯插座的正负极连接。
其中,所述加热器包括串联的低压电热丝和温控开关,当电热杯温度低于第一设定值时,温控开关闭合,电热丝和电源接通;当电热杯温度高于第二设定值时,温控开关断开,电热丝和电源断开。一般地,其中第一设定值可以设为55摄氏度,所述第二设定值可以设为98摄氏度。
为方便使用,还可以在低压电热丝两端并联加热指示电路,所述加热指示电路可包括发光二极管及其保护电阻。
为加强使用安全系数,所述点烟器插头内部在其正负极之间还可设电源保护电路和电源指示电路,所述电源保护电路可以是保险管,所述电源指示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及其保护电阻。
其中,所述电热杯的杯盖可制成密封下压式杯盖,以适应在移动环境中使用,杯盖上可设滑动式开口,方便司机喝水。
汽车烧水热饭器还可以包括用于镶放电热杯的杯座,所述杯座底部设磁性可吸附材料或磁性可粘接材料,不但能够磁化水质,并能能将杯座及烧水热饭器吸附或固定在汽车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安全方便、节能环保、实用性强,采用汽车点烟器与电热杯直接相连,利用车载电源对电热杯进行加热。可解决长途运输司机途中的饮水和热饭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汽车烧水热饭器包括电热杯4及其杯盖3,电热杯4底部设底座8,底座8内装有加热器,加热器主要包括电热丝5和温控开关7,加热器的电源插座6设在底座8侧面,电源插座6的正负极分别通过两股连接线2与作为加热电源的点烟器插头1连接。连接线2一般为1-2毫米的软线。点烟器插头1内部带有保险管、电源指示用的发光二极管及其保护电阻。插头两侧装有弹钢片为电源负极,插头前端为正极,用于插入汽车点烟器插座内。
如图2所示,为汽车烧水热饭器的电路原理图,其中包括点烟器插头1的电源电路和电热杯4的加热器电路。其中,电源电路包括装在点烟器插头1内的保险管、电源指示灯(发光二极管)及其保护电阻。加热电路包括装在底座8内串联的电热丝5和温控开关7,以及与电热丝5并联的加热指示电路,所述加热指示电路由加热指示灯(发光二极管)及其保护电阻组成。电热丝5可用新型加热材料,并需与汽车电压及电热杯功率所需而相匹配。一般车载电源为12V或24V,12V电压电热杯使用的电热丝一般为18欧姆左右的低压电热丝,功率为200W左右。与电热丝串联的温控开关设定为:当电热杯温度低于55℃时,温控开关闭合,电热丝和电源接通;当电热杯温度高于98℃时,温控开关断开,电热丝和电源断开。
电热丝5与电热杯4绝缘,电热杯4内底部导热效率要求高。电热杯盖要求在汽车运行中密封,杯盖3可采用密封下压式杯盖,一般压紧即密封。杯盖3上还设有滑动式开口,方便司机喝水。电热杯应放置在固定的专用杯座上,以防汽车运行时移动。也可以设置杯座9,专用于镶放电热杯4,杯座9底部设磁性可吸附材料或磁性可粘接材料,能够吸附或固定在汽车上,将杯座9及电热杯4吸附或固定在汽车上,同时磁性材料还能够磁化杯中的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等方案做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73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耐火砖
- 下一篇:一种氧化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