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螵蛸标记固着套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7320.3 | 申请日: | 201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7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吴常文;迟长凤;徐佳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白洪长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螵蛸 标记 固着 套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活体标记的固定套,尤其涉及海螵蛸标记固着套件。
背景技术
头足类在沿海分布很广,是一类经济价值很高的传统渔业种类。由于过度捕捞和生态恶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出现了衰退现象。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报道李星颉等对曼氏无针乌贼资源及增殖的初步研究,而国外有对商乌贼的生物学及养殖方面的报道。在进行野生曼氏无针乌贼的驯化养殖过程中,在驯化养殖二至三代后,野生乌贼开始适应人工驯养环境,从而能够达到规模化生产的目的,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为增殖放流奠定了基础。为恢复我国曼氏无针乌贼的自然资源,近年来浙江海洋学院突破了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繁育技术,并从2006年起开展了资源增殖放流试验工作。然而,缺乏有效的放流对象的识别手段,现有硬骨鱼类有采用RFID识别的应用。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现有RFID可植入鱼类体内,并显现出较好的效果,但是,乌贼体表柔软,采用现有RFID进行植入,会出现脱落现象,并且乌贼腕足灵活,标记植入位置不当或松脱会被其腕足拔出。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RFID,以利于评价放流效果,并尽可能多的适应多种放流对象,推动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不易脱落、工艺简单、结构新颖的海螵蛸标记固着套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RFID标记本体固着套件,包括RFID标记本体,其还具有钻头套和尾套;钻头套呈圆锥形,并且其侧面制有螺旋纹;钻头套的末端具有内凹的钻头套孔,能与RFID标记本体的一个端部紧配合;尾套的一端具有内凹的尾套孔,能与RFID标记本体的另一个端部紧配合;尾套侧周均布有辐射状的尾翼。上述RFID标记本体为现有技术常见的棒状RFID标记,在该RFID标记本体的两端分别套上钻头套和尾套。钻头套的螺旋纹能使得其本身在注入标记目标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旋转,并带动上述RFID标记本体及尾套。当整个RFID标记本体进入标记目标内,具有辐射状的尾翼的尾套在旋转过程中也一同进入标记目标内,在该过程中,上述辐射状的尾翼能随着由螺旋纹造成的旋转而张开,换言之,尾翼与尾套径向的夹角逐渐减小。整个植入过程极短,因而RFID标记本体的旋转角度不大,一般在5°至20°,使得尾翼撑开并固着在标记目标内部而不易拔出。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螺旋纹外凸或内凹。并且,该螺旋纹在圆锥底面上投影的角度应小于360°。如果螺旋纹的上述角度过大,则会造成植入过程中旋转过于剧烈,从而使尾套的尾翼张开过大或造成撕裂,对固定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尾翼与尾套连接的部分位于尾套的末端,并且尾翼尖端向外岔开。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尾翼在旋转过程中像呈辐射状的多根钉子一样斜插入标记目标内,防止标记的脱落。
尾翼具有弹性。这里所说的弹性,是相对于较为脆的物质来说的。例如,为满足上述设计要求,可以采用塑料或者薄金属。
尾翼数量至少为三个,并且尾翼与尾套径向夹角为20°至70°。采用一定的角度,可以使标记在注入的过程中尾翼与尾套径向夹角有一个逐渐减小的过程,最理想的状态是当植入完成时,尾翼恰好与尾套外周的切线垂直,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只能是尽量接近上述理想状态。
由于本实用新型海螵蛸标记固着套件采用了具有钻头套和尾套;钻头套呈圆锥形,并且其侧面制有螺旋纹;钻头套的末端具有内凹的钻头套孔,能与RFID标记本体的一个端部紧配合;尾套的一端具有内凹的尾套孔,能与RFID标记本体的另一个端部紧配合;尾套侧周均布有辐射状的尾翼,其具有固着后不易脱落、工艺简单、结构新颖的优点,钻头套的螺旋纹能使得其本身在注入标记目标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旋转,并带动RFID标记本体及尾套。当整个RFID标记本体进入标记目标内,具有辐射状的尾翼的尾套在旋转过程中也一同进入标记目标内,在该过程中,上述辐射状的尾翼能随着由螺旋纹造成的旋转而张开,使得尾翼向外撑开刺入标记目标的周围组织并固着在其内部而不易拔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钻头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尾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73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鲵固定器
- 下一篇:自动控温太阳能养蜂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