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式活体运输车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07289.3 | 申请日: | 2010-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0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朱爱意;常抗美;吴常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P3/04 | 分类号: | B60P3/04 |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 33227 | 代理人: | 白洪长 |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活体 运输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生生物活体运输装置,尤其涉及模块式活体运输车。
背景技术
头足类在沿海分布很广,是一类经济价值很高的传统渔业种类。由于过度捕捞和生态恶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出现了衰退现象。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报道李星颉等对曼氏无针乌贼资源及增殖的初步研究,而国外有对商乌贼的生物学及养殖方面的报道。在进行野生曼氏无针乌贼的驯化养殖过程中,在驯化养殖二至三代后,野生乌贼开始适应人工驯养环境,从而能够达到规模化生产的目的,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为增殖放流奠定了基础。为恢复我国曼氏无针乌贼的自然资源,近年来浙江海洋学院突破了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繁育技术,并从2006年起开展了资源增殖放流试验工作。然而,不论是增殖放流还是商业目的的买卖成品乌贼或其他头足类,都需要有适宜的活体运输设备,使其在运输过程内存活并避免互残,以减少运输造成的乌贼成体浪费,推动该产业的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现有活体运输车对头足类进行运输时存在存活时间短、运输成活率低以及操作使用不方便等问题,实际中使用的还是非常少,无法满足长距离、高密度、安全运输的需求,成为制约活体运输的瓶颈,因而使得市场上头足类作为活体商品销售的状况并不普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互残、结构新颖、对现有车辆改装小、适于批量化生产、能有效提高水体溶氧、对水源依赖小、可按需增加运输量的模块式活体运输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模块式活体运输车,包括集装箱式运输车本体,其中:集装箱式运输车本体内设有养殖装置、液氮罐和储水箱;养殖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内安装有杀菌泵组件和过滤组件,并且,杀菌泵组件和过滤组件经送水管相连通;杀菌泵组件顶部制有换热工艺孔组,液氮罐连接的热管组贯穿换热工艺孔组,并能控制杀菌泵组件内的水温;工作台的台面上设有支撑套;支撑套安装有至少两个水槽;水槽的底部设有贯穿组件;贯穿组件能输送水并且同时能对工作台起到支撑;杀菌泵组件连接有泵水管组,泵水管组依次贯穿工作台的台面和支撑套,并且该泵水管组的末端与位于最底端的水槽的贯穿组件插接;过滤组件连接有回水管组,回水管组依次贯穿工作台的台面和支撑套,并且该回水管组的末端与位于最底端水槽的贯穿组件插接;水槽之间由支撑水管连接支撑;位于顶部的水槽由杀菌泵组件供水,并通过插接在贯穿组件上的水位控制管逐级向下方的水槽供水;水槽内,交错设有分仓隔板和水道隔板;分仓隔板与水槽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水道隔板下侧制有过水口。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水道隔板上沿制有内凹的定位槽;分仓隔板的下沿具有与定位槽相配合的卡槽,使分仓隔板能插拔,从而控制水道隔板和分仓隔板所分隔出的隔舱数量。分仓隔板的作用是防止运输的头足类的互残现象,另一个作用是,可以在进出水附近各设一道分仓隔板防止运输的头足类进入贯穿组件引起外逃或堵塞,也可以优化的在贯穿组件、水位控制管的进口设置过滤网达到相同的目的。
贯穿组件包括贯穿管,该贯穿管贯穿设置在水槽底部;贯穿管的上部套有内定位管;贯穿管的下部套有外定位管。内定位管和外定位管在两侧固定住贯穿管,防止其移动,并用密封胶黏合,防止渗水。如果水槽之间的距离过大,上方流下来的水易溅出,那么在贯穿组件的外定位管内也可以插入长度适宜的水位控制管,以减少落差,防止水的溅出。
支撑水管与水槽贯穿组件的连接方式为插拔式连接,并且密封配合。由于采用该连接方式,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自上而下设置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水槽来增大运输量。
水道隔板和分仓隔板与水槽的底部之间具有的间隙小于1cm,本实施例优选0.5cm。采用较小的间隙可以防止头足类钻过间隙而互残,另一方面可以让水通过。
由于本实用新型模块式活体运输车采用了多层水槽、插拔式的连接、循环水流、水槽间落水自然增氧、分仓隔板防逃、贯穿组件结合水位控制管等结构,其具有能有效避免养殖生物的互残、结构新颖、适于批量化生产、能有效提高水体溶氧、对水源依赖小、可按需增加运输量、水体利用效率高、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养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养殖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72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个人电子装置的固定系统
- 下一篇:车辆后轮驱动装置和轮胎压路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