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留置针组装体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07247.X | 申请日: | 201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9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田边秀宪;小林亮司;村下尊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金杨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留置 组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例如在输液时穿刺到血管中并留置的留置针组装体。
背景技术
在对患者进行输液时等,将与输液管线连接的留置针穿刺到患者的血管中并留置以进行输液。
这样的留置针组装体由中空的外针、固定在外针的基端的外针接口;插入到外针内并且在前端具有锐利的针尖的内针;固定在内针的基端的内针接口;以及相对于外针接口装拆自由地连接的保护器构成。在外针接口上形成有具有与外针的内腔连通的流路的主管、和具有从该流路分支的分支流路的侧管,在侧管上连接输液管线(例如专利文献1)。
在要将该留置针穿刺到患者的血管中时,在将内针插入到外针内并使内针的针尖从外针的前端突出的组装状态下进行穿刺操作。
当内针的针尖到达血管内时,血液从内针的前端部流入,该血液在途中从形成在内针的侧部上的孔部向外针与内针之间的流路流入,并通过该流路而流入透明的外针接口的内部、即主管的流路,并进一步从主管流入侧管的分支流路(回血)。由此,能够确认(视觉辨认)内针确实插入在血管内。
在确认该回血之后,以内针为引导推进外针,将该外针穿刺到血管内。
接着,用一只手握持并固定外针或外针接口,同时,用另一只手握持内针接口并使其向基端方向移动,将内针从外针中拔出。然后,经由连接的输液管线、外针接口的侧管、主管以及外针投放输液剂。
但是,在将上述留置针组装体的外针留置在患者体内时,医生(使用者)戴上手套,用手指握持该留置针组装体进行穿刺操作。而且,在该穿刺操作时,医生有时使用例如图3所示的方法握持留置针组装体。
该握持方法在本说明书中被称为“翼口(wing port)握持”,将拇指抵接在内针接口的基端,将其他手指中的例如中指抵接在留置针组装体的前端侧、即外针接口的翼部(wing),由此从长度方向夹住留置针组装体来进行握持。
然而,在以往的留置针组装体中,在进行穿刺操作时,戴着手套的手指相对于留置针组装体容易滑动,特别是,拇指容易从内针接口的基端滑动,因此存在穿刺操作难以进行的问题。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6749588号说明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滑动、且穿刺操作能够容易地进行的留置针组装体。
上述目的可通过下述(1)~(7)的本实用新型实现。
(1)一种留置针组装体,具有:
在前端具有锐利的针尖的内针;
固定在所述内针的基端部并具有基端面的内针接口;
供所述内针贯穿插入的中空的外针;以及
固定在所述外针的基端部的外针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针在所述内针的基端部通过粘结剂被粘结固定在所述内针接口上,
在所述内针接口上设有凸部,所述凸部是使所述粘结剂向与所述基端面相比的基端方向突出而形成的。
(2)如上述(1)所述的留置针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接口具有内针接口主体部,所述内针接口主体部设有向基端侧开口并被所述粘结剂填充的凹部,
所述凸部在所述凹部的开口的中心部隆起。
(3)如上述(1)所述的留置针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接口具有内针接口主体部,所述内针接口主体部设有向基端侧开口并被所述粘结剂填充的凹部,
所述凸部从所述凹部的整个开口隆起。
(4)如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留置针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接口的所述基端面及所述凸部构成供握持该留置针组装体的手的拇指抵接的手指抵接部。
(5)如上述(1)所述的留置针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接口具有内针接口主体部,所述内针接口主体部设有向基端侧开口并被所述粘结剂填充的凹部,
在所述内针接口主体部的基端面上设有包围所述凹部的开口并向基端方向突出的环状体,
所述凸部从所述环状体的内侧向与该环状体的基端面相比的基端方向突出。
(6)如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留置针组装体,其特征在于,该留置针组装体由戴着手套的手指握持而被使用。
(7)如上述(6)所述的留置针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在硬化后相对于所述手套不容易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组装体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72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试纸的集液瓶
- 下一篇:挤出机真空泵用水回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