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ON接入网光缆故障在线监控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07190.3 | 申请日: | 201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8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林啸洋;江国强;郭峰;李向红;徐长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马集团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0/08 | 分类号: | H04B10/08;H04B10/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 地址: | 3113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on 接入 光缆 故障 在线 监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缆故障在线监控器件,尤其是一种PON(无源光网络)接入网光缆故障在线监控器件。
背景技术
目前E/GPON等光网络光缆故障的判断,依赖于使用OTDR(光时域反射仪);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会产生如下问题:1、OTDR只能同时监控1路光缆;2、需要维护人员将OTDR带到现场进行测试。既监控效率低,使用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光网络光缆故障在线监控器,该监控器应能同时监控多路光信号,并且无需维护人员现场进行测试,在主机房就能获得光缆的工作状态信息。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PON接入网光缆故障在线监控器,其特征在于该监控器包括:
(1)、在至少一根被监控光缆上串接1:2光分路器的第一输入端,然后:顺着光波下行方向依次串接光纤光栅、ODN(配线网络)后接通并行的多路用户;或者,顺着光波下行方向串接ODN后分为多个光路,每一光路依次串接光纤光栅以及一用户;
(2)、OTDR先接入第一光环行器,然后分为二路分别通过一光缆和半导体光放大器之后,再合并且依次接入第二光环行器、M×N光开关阵列、1:N光分路器后分为与被监控光缆数量相同的光路,每个光路分别接入一前述被监控光缆中的1:2光分路器的第二输入端。
一种PON接入网光缆故障在线监控器,其特征在于该监控器包括:
1)、在至少一根被监控光缆上串接1:2光分路器的第一输入端,然后:顺着光波下行方向串接ODN后输送至并行的多个光路,每一个光路依次串接反射式半导体光放大器以及一用户;
2)、OTDR依次串接M×N光开关阵列、1:N光分路器后分别接入一前述被监控光缆中的1:2光分路器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1:2光分路器顺着光波下行方向反向串接在被监控光缆上。
所述1:N光分路器是1:2光分路器、1:4光分路器、1:8光分路器、1:16光分路器、1:32光分路器、1:64光分路器、1:128光分路器、1:256光分路器中的任一个光分路器。
所述M×N光开关阵列由1X2光开关阵列、2×2光开关阵列、2X4光开关阵列、4×4光开关阵列、4×8光开关阵列、8×8光开关阵列中的任一个光开关阵列或多个光开关阵列串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OTDR4通过光环形器对上行(方向为箭头B所示)和下行(方向为箭头A所示)的光进行分离,下行光通过半导体光放大器(SOA)10放大后进入M×N光开关阵列7(或者先通过M×N光开关阵列后再经过反射式半导体光放大器SOA放大),通过M×N光开关阵列的自动循环遍历需要监控的光缆,通过M×N光开关阵列后置的光分路器8达到同时监控多路光缆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PON接入网光缆故障在线监控方法,可以在中央控制室同时监控多路光缆,无需携带仪器到每一现场进行监控;既提高了监控效率,也显著节省了人力和财力;并且可以通过增大M×N光开关阵列的集成数量来提高系统的监控容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PON接入网光缆故障在线监控器包括半导体放大器1、1:2光分路器2、光纤光栅3、OTDR4、第一光环行器5、第二光环行器6、M×N光开关阵列7、1:N光分路器8。
其中,所述M×N光开关阵列由1X2光开关阵列、2×2光开关阵列、2X4光开关阵列、4×4光开关阵列、4×8光开关阵列、8×8光开关阵列中的任一个光开关阵列或多个光开关阵列串接而成。光开关阵列通过串接可以达到无限数量。
以上所述的所有元器件均可外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马集团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马集团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71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