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节能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07164.0 | 申请日: | 201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5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钱凤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亚光;钱凤翔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C10L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10005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节能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节能效果的燃气净化器,主要用于安装在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的管道,能起到节省燃气和净化环境的作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有一种节气阀,一根铜质的导气管从外壳内穿过,在该导气管的周围设有磁体,利用磁体产生的磁场对流过导气管的燃气进行磁化,通过改变燃气分子的排列结构达到活化的目的,而成提高燃气燃烧效率(使燃气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但是这种节气阀还存在缺点,其一是圆形的导气管内的磁场较弱,所以净化效果较差;其二是导气管的材质采用铜,使用中易生锈,使用寿命短,拆装时容易损伤,不耐用,且外观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节能净化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圆形的导气管内的磁场较弱,净化效果较差;导气管的材质采用铜,使用中易生锈,使用寿命短,拆装时容易损伤,不耐用,且外观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磁体和导气管,导气管从外壳内穿过,在该导气管的周围设有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为扁形结构,该导气管位于外壳内的部分为扁形段,在该扁形段的两侧设有所述的磁体。
所述的外壳由外壳主体和端盖构成,该外壳主体为所述的扁形结构,该外壳主体的一端设有向外凸出的缩口,该外壳主体的另一端与端盖连接,该端盖的轴心设有向外凸出的缩口,所述的导气管的两端分别穿出该外壳主体的缩口和端盖的缩口。
所述的外壳主体的缩口和端盖的缩口均为圆形;所述的导气管的两端为圆形管,该圆形管的外径与该外壳主体的缩口和端盖的缩口相配合,该导气管两端的圆形向中部圆滑过渡为所述的扁形段,在该扁形段内部留有等间距的净化间隙,在该扁形段的两个外侧均设有与其完全覆盖的磁体。
所述的导气管由碳钢制成,在碳钢的外侧镀有铬层。
所述的磁体由铝铁硼磁性材料制成。
所述的外壳由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的优点是:其扁形外壳增加了磁体厚度,导气管的扁形段加宽了净化间隙,从而增强了净化间隙的磁场,气体流经磁场时能使气体分子更加充分的进行磁化,气体分子排列的更加整齐地到达燃烧口,得到充分的燃烧,减少了一氧化碳及其他碳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达到了节省燃气和净化环境的目的。导气管采用碳钢管,加工成型后进行抛光镀烙,可以使导气管减少磨损,承受的气压更大,提高了安全性;并且在安装时也可以减少由于安装工具的碰撞说带来的损伤,达到安装后的安全使用及外观的完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整体外形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4的C-C剖视图;
图6为图4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6,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磁体4和导气管1,所述的外壳由外壳主体2和端盖3构成,该外壳主体2为扁形结构,该外壳主体2的一端带有缩口21,该外壳主体2的另一端与端盖3连接,该端盖3的轴心带有缩口31,所述的导气管1的两端分别穿出该外壳主体的缩口21和端盖的缩口31。
所述的外壳主体的缩口21和端盖的缩口31均为圆形;所述的导气管1的两端为圆形管,该圆形管的外径与该外壳主体的缩口21和端盖的缩口31相配合。该导气管1两端的圆形向中部圆滑过渡为扁形段12,在该扁形段12内部留有等间距的净化间隙13,在该扁形段21的两个外侧均设有与其完全覆盖的磁体4。在该导气管1的两端的外周面设有环形防滑纹11,用于与软燃气管牢固连接。
所述的导气管1由碳钢制成,在碳钢的外侧镀有铬层。所述的磁体4由铝铁硼磁性材料制成。所述的外壳由塑料制成(如酚醛树脂,或在酚醛树脂加黑色的色母粒添加剂)。
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导气管1的两端分别通过橡胶管与气源和燃烧器(如燃气灶具)连接。在工作时,然气由导气管1一端进入净化器内,气体在流动时所产生的磨损产生了静电,流经导气管1的净化间隙13时,磁体4产生的强磁场对流过的燃气进行磁化并消除静电,使气体分子排列整齐。磁化后的气体再由导气管1另一端流入到燃烧器内得到充分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亚光;钱凤翔,未经赵亚光;钱凤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7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沼气生产-脱硫-脱氮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内煤外热式煤物质分解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