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构改良的伤口防护套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5908.5 | 申请日: | 201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4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洪志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志和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湾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改良 伤口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罩覆在伤口外,以防止伤口碰水的“结构改良的伤口防护套”,尤指一种密合度佳,且兼具防水性与透气性的伤口防护套。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就算再怎么小心,也是无法完全避免伤害的发生,在伤害发生时,常会在身体各部位造成有各种大大小小的伤口,而伤口是需要抹药或缝合,才能加快愈合的速度,必要时医生还会叮咛尽量避免伤口接触到水,以防止伤口发炎。
然,为了保护伤口不与水接触,一般人多会在洗澡、淋浴前,利用塑料袋或保鲜膜来将伤口紧紧包住,但因为身体的表面为不规则的曲线,因此在包覆上是相当的困难,若没有旁人协助,是很难顺利完成,尤其是在手臂上的伤口,更是难以被包覆,况且因为塑料袋或保鲜膜多不透气,故在包覆上后,将会造成患部闷热,而大量出汗,该同样会造成伤口不适。
因此,若能研发出一种伤口防护套结构,让使用者不必旁人协助,就能自行完成穿戴,以对伤口形成完善的保护,且该伤口防护套防水性与透气性均佳,而能大幅提高其功能性,乃是本创作人所欲改良的问题所在。
故本创作人有鉴于此,乃思及创作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伤口防护套,其伤口防护套是以PE 高柔材质制成,让伤口防护套能具有防水性,并兼具透气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伤口防护套,该伤口防护套由二穿套口、二挡水区块与一延伸段所构成,其中:伤口防护套呈一中空管状,其二侧端均形成为一穿套口,穿套口的开口缘内均各包覆有二弹性绳,该二弹性绳形成二独立密合缘,在伤口防护套的外周二侧各形成一小段皱折状的挡水区块,又二挡水区块间以延伸段相接,该延伸段并受到挡水区块收束时的牵引,而在其上形成有多个平行其轴向的导水纹。
其中,伤口防护套以PE高柔材质制成。
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结构改良的伤口防护套,其伤口防护套穿戴容易,不需要旁人协助,也能自行完成,该实能增加其使用的便利性。
(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结构改良的伤口防护套,其二侧穿套口内弹性绳的相隔,以各别束合在不同曲线位置,将令伤口防护套能紧密地与肢体皮肤相贴触,其防渗效果将更佳。
(三)本实用新型提供结构改良的伤口防护套,当水通过伤口防护套时,是能利用导水纹的导引,来迅速将水排开,二弹性绳双重的束合与挡水区块皱折的形成,是能在伤口二侧形成绝佳的挡水保护,同时因为本实用新型的伤口防护套透气性佳,故当其套设上后,将不虞造成患部闷热、流汗,故对于伤口的快速愈合,实能发挥良好的助益。
附图说明
为使审查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请配合附图列举实施例,详述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先请由图1、图2及图3所示观之,其伤口防护套10是以PE 高柔材质制成,让伤口防护套10能具有防水性,并兼具透气性,且该伤口防护套10是由二穿套口11、二挡水区块12与一延伸段13所构成,其中,伤口防护套10是呈一中空管状,以令其二侧端均能成为一穿套口11,穿套口11的开口缘内均利用连续反折与高周波融合的技术,而各包覆有二弹性绳121,该二弹性绳121并利用高周波融合时所形成的二独立密合缘122的环设,而能被确实隔开,配合弹性绳121弹性的收缩,带动穿套口11自然变小,将能在伤口防护套10的外周二侧各形成一小段皱折状的挡水区块12,又二挡水区块12间是以延伸段13相接,该延伸段13并能具有各种长度的变化,让伤口防护套10能制成不同规格,以适用于不同使用者或不同的肢体长度,及该延伸段13是受到挡水区块12收束时的牵引,而在其上形成有多个平行其轴向的导水纹1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志和,未经洪志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59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