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汗腺旋切治疗仪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5550.6 | 申请日: | 201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9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左玉龙;王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左玉龙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5 | 分类号: | A61B17/320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刘同恩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汗腺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汗腺治疗仪。
背景技术
现有临床祛除腋臭的治疗有以下几种方法:(1)、腋臭区皮肤梭形切除,其缺点是:术后由于皮肤去除面积较多且较深,导致患部恢复慢、癍痕大,影响患部的美观,尤其女性较难接受此种手术;同时由于手术切除范围有限,患者大汗腺范围较大、较重者不能完全切除大汗腺组织,术后效果不理想。(2)、激光治疗腋臭:该方法采用点状较密集的方式(不能将皮肤全烧伤)将皮肤以烧伤的原理破坏皮肤及大汗腺组织,该方法的缺点是:激光导致皮肤烧伤后恢复慢、易腐烂、易感染,尤其该方法治疗不能完全破坏大汗腺组织,无法达到根治腋臭的目的。(3)、注射方法治疗腋臭:该方法采用能够导致组织纤维化的药品注射到腋臭区皮肤,使皮肤纤维化,该方法的缺点是:大汗腺导管易堵塞减少汗液排泄。(4)、小切口大汗腺刮除术:该方法虽然是目前治疗腋臭最好的方法,但由于每个医生水平及经验不一样,往往会出现皮肤搔刮过重导致皮肤坏死或皮肤搔刮过轻导致复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临床祛除腋臭的治疗采用腋臭区皮肤梭形切除、激光治疗腋臭、注射方法治疗腋臭或小切口大汗腺刮除术,均存在不能完全切除大汗腺组织的问题,提供一种大汗腺旋切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治疗仪包括支撑箱、空气压缩机、操作台、动力马达、手机架、涡轮手机、导线和涡轮式旋切刀,涡轮式旋切刀由刀罩、刀体、至少两片刀片和三个挡筋组成,三个挡筋均布设置在刀罩的一侧端面上,至少两片刀片均布固装在刀体的端面上,刀体装在刀罩中,且刀片位于挡筋的一端,涡轮式旋切刀装在涡轮手机的输出端上,涡轮手机的输入端与动力马达的输出端连接,动力马达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手机架的上端与操作台的下端固定连接,操作台设置在支撑箱上,空气压缩机安装在支撑箱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本实用新型的涡轮式旋切刀能够将大汗腺组织均匀旋切干净而不损伤欲留的皮肤组织,涡轮式旋切刀在旋切时能控制旋切皮肤的厚度和范围。二、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汗腺手术的时间短、创口小(只有1厘米小口)、并发症少,病人不用住院、恢复快、效果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图2是涡轮式旋切刀8的结构主剖视图,图3是刀体8-2和刀片8-3连接关系的立体图,图4是刀罩8-1和挡筋8-4连接关系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治疗仪包括支撑箱1、空气压缩机2、操作台3、动力马达4、手机架5、涡轮手机6、导线7和涡轮式旋切刀8,涡轮式旋切刀8由刀罩8-1、刀体8-2、至少两片刀片8-3和三个挡筋8-4组成,三个挡筋8-4均布设置在刀罩8-1的一侧端面上,至少两片刀片8-3均布固装在刀体8-2的端面上,刀体8-2装在刀罩8-1中,且刀片8-3位于挡筋8-4的一端,涡轮式旋切刀8装在涡轮手机6的输出端上,涡轮手机6的输入端与动力马达4的输出端连接,动力马达4的输入端通过导线7与空气压缩机2的输出端连接,手机架5的上端与操作台3的下端固定连接,涡轮手机6不用时可置于手机架5上,操作台3设置在支撑箱1上,空气压缩机2安装在支撑箱1中。空气压缩机2、动力马达4和涡轮手机6均为市售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刀片8-3数量为三个。这样设计使得旋切皮肤的效果更好。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空气压缩机2产生的气体通过导线7传至动力马达4,带动涡轮式旋切刀8旋转,涡轮式旋切刀8将大汗腺组织旋切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左玉龙,未经左玉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55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长可调谐单纵模分布反馈光纤激光器
- 下一篇:一种银质针刀